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农谚说:“蚯蚓叫,大雨到。”一位农民气象员对此感到怀疑,经过反复观察和实验,他发...

农谚说:“蚯蚓叫,大雨到。”一位农民气象员对此感到怀疑,经过反复观察和实验,他发现下雨前鸣叫的是蝼蛄而不是蚯蚓,于是把这条农谚改成了“蝼蛄叫,大雨到”。经过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他又发现“春秋蝼蛄叫,大雨定会到”,但“盛夏蝼蛄叫,大雨不会到”。这表明

①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解析】 试题分析:人们获得认识有两条途径:亲身实践的经验和学习书本知识,二者都是源于实践,不能片面强调谁更可靠,①是错误的;农民气象员经过反复观察和实验检验出下雨前鸣叫的是蝼蛄而不是蚯蚓,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经过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他又发现“春秋蝼蛄叫,大雨定会到,但盛夏蝼蛄叫,大雨不会到”说明“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括展和向前推移,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②④符合题意;③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下列包含的哲理排序最为正确的一组是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会相互转化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④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

A.---        B.---   C.---        D.---

 

查看答案

三名日本科学家获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经多次反复试验,创造性地解决了高效蓝光发光二极管制造难题,让明亮节能的白光光源成为现实。这表明

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查看答案

林语堂说:“人生在世,幼时以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人在一生中思想上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是因为

A.个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B.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C.个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             D.作为认识基础的灵感稍纵即逝

 

查看答案

近年来,关于高考英语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每年全国“两会”关于英语教育改革的声音亦不绝于耳。北京、江苏高考英语改革方案一经向社会公开,就成为了社会各界争论的焦点,专家、教师、家长、学生等各抒己见,莫衷一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①不同认识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②真理在不断被推翻中实现发展

③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百姓有所呼,政府有所应。”网民期待:不再有毒胶囊、速生鸡等问题发生,从源头上维护百姓健康。政府回应:要改革和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严格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的全程监管,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对网民回应所体现的政府工作思路是

①把客观实际作为行动的出发点

②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作为价值追求

③把正确意识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④把网民意见作为正确价值判断标准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