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繁荣农村,必须坚持不懈...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繁荣农村,必须坚持不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材料一 2015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民家庭经营主体地位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发展农户家庭农场,完善对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的支持服务体系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和龙头企业鼓励工商资本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等。

    材料二 2015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要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园地制宜、分类指导,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推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实现跨越式发展,保障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意义。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依据。12分

 

(1)①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有利于壮大集体经济,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2分),促进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2分) ②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有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地资源利用率和生产经营效率(2分),促进农业现代化,巩固农业基础地位。(2分) ③完善对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的支持服务体系,有利于调动粮食经营主体的积极性,维护国家粮食安全。(3分) ④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3分) (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分)。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的。(1分) ②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真实性特点。(3分)公共服务均衡发展,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1分) ③我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3分)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保障不同群体享有基本文化权益。(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分析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意义,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回答本题要注意仔细阅读材料,找出与理论结合的关键信息。“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利于巩固发展集体经济,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发展农户家庭农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率;“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2)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知识指向明确,即公民的政治生活。要求学生回答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依据。首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国家性质的要求;同时在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均等的公共服务是我国人民民主真实性的表现,是尊重人权的表现。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的特点等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习近平总书记用“人生就像扣扣子”来比喻青年价值观的形成。“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那么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总书记朴素又生动的比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①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②要坚持价值观对人生的正确导向作用

③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解决好关键部分

④要坚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做到防微杜渐

A.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我国的古语、古训往往蕴涵着深刻的哲学道理。下列对古语、古训蕴含的哲理分析正确的有

①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③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虽然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袁隆平院士的话告诉我们

①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③获取正确认识必须通过实践

④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2014年6月22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大运河”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早在2012年10月,文化部就出台了《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法》,以应对申遗成功后沿线开发异常活跃可能带来的破坏,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这体现了

①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促进作用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③我国政府对人民负责,正确履行了自身职能

④文化遗产作为凝固的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网络流行语“no zuo no die不作死就不会死”,2014年被“美国在线”录入俚语词典    Urban Dictionary,引发大量网民围观。这表明

①现代传媒具有文化传递、共享的强大功能

②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人类文明程度的标志

③文化在交流中融合发展,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