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社会繁荣的源泉,小微企业被界定为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创新的重要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2014年全国小微企业相关数据统计表

注:小微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推动小微企业的成长,我国制定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财政部、国税总局采取新举措,在财税信贷等方面给予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国家依法保护创业者的合法收益。同时,小微企业要积极寻找应对生存困难的办法和措施。抓住机遇,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材料二: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创客”首次“闯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众创空间,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调动起来”,要“着力促进创业就业。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到新兴产业创业。”
(1)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怎样才能使我国的小微企业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社会繁荣的源泉。(12分)
(2)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劳动者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成功的“创客”、顺利实现创业就业?(6分)
仔细观察下列漫画。这启示我们要

①分清主流与支流 ②把握联系的多样性
③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承认矛盾并正确解决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美德薪火相传。中华文化五千年的历程中积淀和保留了诸多的成语、俗语和俚语。下列成语或俗语中,能够同时体现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的是
①唇亡齿寒 ②吐故纳新
③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性”是指
A.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B.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特质
C.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
D.事物发展中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
首套国学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今年秋季将投入使用,教材共4册,主要供高中一、二年级,学校可自行选择是否使用。国学实实在在走进课堂,终于使国学经典从深宅大院走进社会大众。推进传统国学教育表明
①传统国学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随着大运河申遗成功,大运河山东段成为我省继泰山、“三孔”、齐长城之后的第四处世界文化遗产。南起山东与江苏两省交界处的大王庙闸,北到德州德城区第三店,流经我省枣庄、济宁、泰安、聊城、德州5市16个县(市、区),全长643公里。仅2015年春节期间,大运河沿线各大景区共计接待本省游客38.85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75.89万元,同比上涨22.8%,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表明
①文化与经济是相互交融的 ②经济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
③人们体味文化离不开特定的活动 ④文化遗产申遗成功会免遭破坏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