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扩大内需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要增强...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扩大内需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要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

运用经济常识阐述,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的必要性。

要求

(1)围绕论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3)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主要围绕以下观点进行论述: (1)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也是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客观要求。只有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才能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是基于我国基本国情的现实选择。我国现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这一主要矛盾没有变,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身的发展。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3)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消费具有动力功能,对经济发展具有拉动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需求量的增长,必然会推动生产量的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适度消费,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完善消费政策,培育消费热点,才能充分释放十几亿人口蕴藏的巨大消费潜力,推动经济发展。 (3)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客观需要。发展经济的根本意义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就是要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生活,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才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促进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4)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是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的基本要求。经济全球化使我国处于一个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可以降低我国经济发展对出口的依赖,增强我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发展。表现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作答时注意与材料结合。 考点:消费的反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描述问题的能力,一般学生难以回答全面。需要考生认真完整的进行描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2925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入役,1125日我国第一代舰载战斗机“歼-15”成功起降“辽宁舰”,标志着我国航空母舰发展建设取得重大成果。我国将探索组建完整的航母编队,发挥最大的综合作战能力。

有关专家认为“中国海军组建完整的航母编队,既不会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他的理由如下

(1)组建由航母本身和水面护航舰艇、潜艇、舰载机等构成的航母编队,将会受到资金、原材料、技术、人才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中国海军必须做好应对种种困难的准备。

(2)第一艘航母下水,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组建完整的航母编队作为现代海军复杂的作战形式,还需要长时间、大量的努力,这是中国海军需要考虑的重大课题。

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的相关知识,评价这位专家陈述的理由是否能充分支持其观点,并加以分析说明。(12分)

 

查看答案

第67届联合国大会2012年11月29日以138票赞成、9票反对、41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决议,决定在联合国给予巴勒斯坦观察员国地位。联大当天共有188个会员国参加投票,其中法国、俄罗斯、中国等国投了赞成票,德国、英国等国弃权,美国、以色列和加拿大等国投了反对票。

当今世界,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之所以会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变化,其决定性因素是什么?(2分)

(2)联大是联合国的什么机构?其决议的效力如何?(4分)

(3)从我国外交政策的角度,简要评价中国投赞成票之举。(5分)

 

查看答案

欧债危机对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一次发展的机遇。请运用辩证法知识,任选两个角度探讨如何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实现转“危”为“机”。(6分)

 

查看答案

2013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十二届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本次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把政府职能转变放在更加突出位置,重在向市场放权,优化机构,提高行政效能。

(1)从国家职能的视角,本次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目的是什么?(2分)

(2)从政府建设目标的视角,简要说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为什么能提高政府行政效能?(3分)

(3)从市场经济的视角,简要说明政府职能转变为什么要重在向市场放权?(3分)

 

查看答案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大好形势。

近年来,上海市在政府引导下成立了一大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市拥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950家,涉及各领域。入社农户占全市务农农户的59.5%,合作社土地面积占全市农田总面积的56.5%,2011年实现销售额68亿元农业组织化水平已达到65%。

(注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1)从所有制性质上看,农民专业合作社属于_____________经济。(2分)

(2)从产业和产业结构的角度,简要回答上海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意义?(4分)

(3)从社会生产的角度,简要回答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根本原因。(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