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制作技术、天文、数等输入中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化价值。(8分)
2013年9月7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和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CCTV—7农业频道)联合主办的“金牛奖”优秀农村题材电视剧颁奖晚会在北京举行,正式拉开了第五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的序幕。本届艺术节以“中国梦·农民梦”为主题,最大的亮点是坚守质朴的乡土本色、坚持让农民唱主角,将在10余天的时间里陆续举办优秀农村题材电视剧颁奖晚会、小康电视工程颁奖晚会、魅力新农村颁奖晚会等多项活动。此次艺术节向农民传递美,传递正能量,让农民提高了对“中国梦”的认识,以更高的热情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梦。
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实现我国的“农民梦”。(12分)
近年来,河北省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体要求,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改革开放时代,是呼唤创新的时代,河北省以文化创新为主题,狠抓文化发展“五个一”工作,推出了一批体现民族特色、中国气派、河北风韵的文化精品,如河北梆子《女人九香》、《钟馗》在全国巡演,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河北梆子是河北省进行文化创新,创建文化大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所学知识为河北地方戏的创新提几点建议。(10分)
(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重视良好家风建设。
家风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家风代代相沿,陶染后辈,深刻影响家族成员的个性。家风连着民风,影响社会风尚。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的培育和传承。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柏庐的《治家格言》、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傅雷的家书家信,都堪称一定时代家风家教的典范。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分析传承良好家风对于塑造人生的作用。
2014年4月5日,在清明节这天某市在中小学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祭奠英烈主题活动。中学生对待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正确态度是( )
A.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政府的事情,与中学生关系不大
B.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C.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民族精神是可有可无的
D.只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就行
一位中国知名作家曾说:“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我追随在这两位大师身后两年,即意识到,必须尽快地逃离他们。”这体现的道理是( )
A.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是文化创作的根本途径
B.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必须以我为主
C.植根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D.继承外来文化是文化创新的主要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