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汉字,独特的方块字,字小乾坤大。如“信”字,从人从言,意为“人”“言”须诚信,诚...

汉字,独特的方块字,字小乾坤大。如“信”字,从人从言,意为“人”“言”须诚信,诚信乃为人之本;“仁”字,从人从二,人与人相亲相爱为仁,即仁者爱人;“忠”字,从心,中声,尽心尽力,赤诚无私为忠,这是指对众人、对国家的心态。这体现了( 

A.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B.汉字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C.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动力   

D.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的“中国汉字具有表意的性质,透过文字的字形和部首往往就能明白其中的意思”可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做出的巨大的贡献,故选B。 考点:中华文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3年,哈尔滨市教育局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加以推进,提出了校园文化建设要由学校制造向学生创造转变的工作思路。注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公民意识教育、“中国梦”教育、感恩教育等内容。指明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一是要确立校园文化建设在立德树人工程中的重要地位,二是要确立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三是要创建符合自身特点的校园文化,四是要在保留优秀传统中不断赋予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内涵。

1谈谈你对先进的校园文化基本内涵的认识。4分

2结合材料谈谈作为一名在校学生如何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6分

3请你就改善校园文化建设提几条合理化建议至少三点)(6分

4文明礼仪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某校“开展倡导文明礼仪、弘扬中华文明”活动。请你为此活动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4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传统青灯黄卷式的阅读,日益被“快餐式阅读”所替代。这种阅读方式大多借助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方便快捷、随时随地、信息量大,或以新颖荒诞的视角,或以大量具有视觉冲击的图片,诸如卡通、生活幽默,填充大脑中暂时的空白状态,博得人们轻松一笑。然而,快餐式作品往往形式新颖,内容贫乏,不足以承载千年的文化积淀、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快餐式阅读”往往浮光掠影,忽视深层精神思索,让书中的营养如过眼云烟。

  材料二2014年中国文化创意领域呈现以下新趋势政府政策加大鼓励,民间资本深度介入。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创意”在文化产品中的作用被进一步认识,创意将越越值钱,同时伴随而的是对知识产权利益的保障诉求。结合地方优势的文化旅游将会成为地域文化创意开发的一个核心要素,国际间合作和“走出去”要求会进一步增强。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快餐式阅读”的利与弊。6

2请分析材料二中蕴涵的文化生活道理。6

 

查看答案

2013年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36周年的日子。2012年,河北唐山连续两次发生的地震引起人们的强烈关切。为此,专家根据1976年至今的监测数据分析,认为目前唐山地区地质活动处于稳定状态,不会发生大地震。

远古时代,由于人类认识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有限,地震预测难以实现。面对地震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们只能听天由命,服从所谓的“天意”。近代以来,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各种认识工具的不断完善,人们对地震的预测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到目前为止,人类尚不能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源、震级等。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些哲学的基本观点?4分

2这些基本观点在哲学上统称为什么?它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6分

 

查看答案

材料一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的产物。

材料二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另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

1材料一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4分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6分

 

查看答案

费孝通晚年提出“文化自觉”论。他说,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的共处原则。下列对“文化自觉”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基础    

②主要强调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作用

③可以概括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④包括对自身文化的反思和学习他人文化的长处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