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4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同心逐梦的中...

4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同心逐梦的中国,正在以博大宽广的胸怀、心系天下的情怀,奏响“一带一路”交响曲,谱写自贸区战略新华章。

材料一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热烈响应。2015年3月,福建被国家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2015年4月,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福建自贸区正式建立,实施范围涵盖平潭、厦门和福州三个片区。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自2013年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健全法制,国务院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协同实施,社会各界群策群力,福建自贸区筹建工作依法有序推进。目前,福建省围绕立足两岸、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战略要求,确立了自贸区重点实验项目186项,涉及体制创新、对台开放、投资管理、法制保障、市场监管等方面,自贸区建设全面铺开。

材料三一部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史,既是中华民族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历史,也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互动、共生共荣的历史。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开放合作、和谐包容、互利共赢之路。对此,同学们围绕“经济和文化何者先行”展开讨论。

观点

论据及论证过程

观点一经济先行

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的反映,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合作,但更重要的是经济的发展。

观点二文化先行

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文化上的相互理解尊重、交流合作,才能保证经济上的互利共赢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 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概述“福建自区”和“海丝核心区”的建设,对福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产生的积极影响12

2联系材料二,运用《 政治生活》 相关知识,简要分析福建自贸区建设应如何依法推进。9

3材料三中的讨论运用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简要说明他们是如何运用这种方法的,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观点上的分歧。9

4参考材料一和材料三,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展望中华文化与沿线各民族文化交流合作的美远景12

 

(1)①有利于实施自主创新驱动战略,增强创新能力,为福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②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③有利于抓住机遇,扩大和深化闽台经济合作; ④有利于深化改革,推进制度创新,提高抵御国际风险的能力; ⑤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答对4点即可,若考生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①党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加强依法执政,加强对自贸区建设的领导; ②人大要依法行使权力,完善自贸区相关法律,加强监督; ③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科学依法民主决策,自觉接受监督; ④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依法有序参与自贸区的建设。 (答对3点即可,若考生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①他们都坚持了两点论,都看到了共建海上丝绸之路既要开展经济合作,又要开展文化交流;他们都坚持了重点论,观点一主张经济为重, 观点二主张文化为重。 ②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因而所坚持的重点也有所不同。 (4)①文化在交流与传播中发展,中华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实现中华文化与沿线各国文化共同繁荣; ③中华文化与沿线各国文化在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中不断创新,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若考生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知识,设问指向“福建自贸区”和“海丝核心区”的建设对福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产生的积极影响,属于意义类试题,综合性较强,能力要求较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运用创新驱动战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扩大经济合作、改革、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知识回答。 (2)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的知识,设问指向福建自贸区建设应依法推进,属于措施类试题,对于此类试题首先要分主体、多角度的回答。解答时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健全法制”“国务院统筹协调”“社会各界群策群力”,然后调动运用中国共产党、人大、政府和公民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并结合材料福建自贸区建设进行回答。 (3)本题考查知识明确具体,即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解答时首先回答两点论和重点论指的是什么,然后结合材料中的做法进行分析;对于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观点上的分歧,主要从影响认识的因素等角度进行回答。 (4)本题考查的角度是“文化发展”,即文化生活的第二单元“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设问指向展望中华文化与沿线各民族文化交流合作的美好远景,实质是分析这样做的意义,可以文化的多样性要求交流传播,提高软实力,继承发展并推动创新等角度概括和总结。 【考点定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中国共产党、人大、政府和公民的有关知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堵墙挡住了视野,找个东西把脚垫高,问题就解决了。可是找不到垫脚之物,于是,便把墙上的砖拆掉垫在脚下……  。漫画给我们的警示与下列古诗所蕴含的哲理最为接近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踏玻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查看答案

研究人员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置于晴天的室外,对其进行24 小时测定,得出某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该实验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满分5 manfen5.com

①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③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坚持实事求是

④客现事物的联系因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选项是  

①滴水穿石      ②根系沃土      ③敬德保民      ④犬吠非主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①→④→②→③

 

查看答案

如果没有政府最低工资的响,劳动市场通过供求力量将自动达到均衡。如图所示,在E点实现均衡的劳动价格和劳动供求数量。现假定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W1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由此带来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最合理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推动企业科技创新,采用先进技术       B.强化政府经济监管,激发劳动热情

C.增加劳动市场需求,减轻就业压力       D.优化企业人才结构,增强争优势

 

查看答案

立国之道,惟在富民。近年来,某省财政用于教育、社会保降与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降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逐年增长,2014年达到75.6%。这些支出  

①能够有效促进财政收支平衡             ②强化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③有助于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④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