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汉字危机”现象不容忽视,由于长期使用电脑,许多人面临着提笔忘字的尴尬。必须高度重视汉字书写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汉字是
①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的文字之一
③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播媒介 ④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北京“四合院”、上海“石库门”、广东“围村”、陕西“窑洞”、福建“土楼”等民居都与当地自然环境、民俗民风息息相关,特色鲜明、异中有同,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这说明
A.文化的差异是由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决定
B.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C.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渐趋融合
2014年4月18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在观众的一片期待声中拉开帷幕。一贯风格的解说词、熟悉的配乐、如行云流水的旁白与画面、浓浓的人文情怀,都让观众倍感亲切。相比上一季,“乡愁”成为本季着力渲染的主题,对此有观众直呼“触动灵魂”,口水和泪水齐飞。《舌尖上的中国2》足以“触动灵魂,让口水与泪水齐飞”,是因为
①不同区域的餐饮文化蕴含着共同的人文情怀
②中华餐饮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
③现代传媒有力地促进了中西餐饮文化的传播
④现代传媒极大地展现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三十晚上熬一宿”。这首儿歌描述的年俗活动经过千年传承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头的中国结。以上材料说明
①传统习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传统习俗是中华文明传承和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慕课(MOOC)是新近涌现出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公开课程,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教育最大的革新”,有力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慕课的出现及发展表明现代信息技术
①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②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③使教育手段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④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女汉子”原为外文用语,经过网络、报纸等媒体的传播,现在已成为中国社会的流行语,被广泛使用。这一现象表明
①大众传媒是文化创新的泉和根本动力
②网络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越越突出
③大众传媒的发展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
④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