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3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是人才培养的枢纽环节,关系到国家发展大计。招生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完善,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下列对教育的文化力量认识正确的是
①教育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②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能
④教育是年轻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新一轮高考改革启动,按照教育部的计划,新高考改革方案出台后,不会立即全面推开,在一些经济发达、教育改革已有一定基础的地区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推广。这样做的辩证法依据是
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②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③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矛盾的特殊性
④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4年6月巴西世界杯期间,很多商家都适时推出了各类展现巴西传统文化的体育纪念品,深受世界各地游客的喜爱,这同时也让巴西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巴西体育纪念品的热卖说明
①商品交换可以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④文化传承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4年9月20日仁川亚运会开幕式演出中,中国元素频频现身。国宝熊猫和大红灯笼出现在倒计时15秒的中国介绍环节,“喂,你好”的中文也响彻现场,穿越环节的第一站便是中国万里长城和中国的元宵节……。这些“中国元素”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4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我们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文化遗产不能仅停留于开发,更要活化,充分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一观点
A.不承认文化的经济价值 B.承认了文化多样性是文明进步的动力
C.强调了中华文化的传播 D.强调了对文化继承的新要求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播出后,受到了观众和业界的高度评价,不仅勾起了很多人的回忆,也进一步激发了全国人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信心和决心。这说明
①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大众喜欢的文化起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③优秀的文艺作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大众喜欢的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14年10月15日,文艺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这表明
①文艺作品的创作和发展,要以满足人们的艺术需求为唯一
②发展文化产业,要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③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市场运行机制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
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是因为
A.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B.文化能够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C.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决定因素
D.文化对经济和政治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