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为普陀区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近年来,组织开展了“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爱国情怀”、“红色征程,丹心向党”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之所以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因为民族精神( )
①是维系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智力支持
④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国家主席习近平24日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这释放的信号有( )
①彰显了我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决心
②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是民族复兴的基础
③民族复兴靠传统文化统摄人心,凝聚共识
④孔子的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近年来,公安部要求各地警方深刻吸取东莞教训,举一反三、引以为戒,严肃查处、严厉打击涉黄、涉赌、涉毒等违法犯罪活动。这说明( )
①腐朽文化腐蚀社会和个人,必须取缔
②文化市场需要加强引导、规范和治理
③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是多层次的
④落后文化仍然在扩散,危害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巴西唐韵艺术团在圣保罗FECA大学剧场举行艺术团成立15周年及庆祝中巴建交40周年文艺演出,近三百位华人华侨及巴西朋友出席并观看了精彩的节目。这一活动有利于( )
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山西省统计局今天发布了10月份全省经济运行数据,当月,全省旅游总收入实现425.5亿元,增长15.5%。这说明( )
A.经济优势可以转化为资源优势 B.精神财富可以转化为物质财富
C.文化效益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 D.优秀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纵观这么多年党代会的报告,十三大是“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十四大是“兼顾效率与公平”,十五大是“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十六大则进一步发展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到了十七大就已经变成“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2012年11月8日召开的十八大发展到“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从提法的变迁很容易看出,收入分配改革的核心就是解决公平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收入分配的相关知识,回答我国解决公平问题的措施。(1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