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5分)材料一:2014年4月18日在央视首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再次...

(25分)材料一2014年4月18日在央视首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再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热烈反响,带来了超乎预期的社会关注度和收视效果。《舌尖上的中国2》通过一个个普通人物的故事,精美的画面,朴实地讲述了中国大江南北的各色原生态美食,充满了浓郁的人文关怀、家国情怀和乡土情结,把“吃,还原到了家庭、乡村、社群、邻里关系,还原到了传统,还原到了人最本真的生活状态之中,从而表现中国传统饮食的文化内涵,这是它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该片借鉴了欧美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以故事推动影片进程,并设置悬念,将中国视角、民族风格、世界胸襟融合,加上国际化的运作,成功跨越了语言、社会、侩值观等传播障碍,使得它成为一个“代表中国纪录片当下创作、创新、发展的新标杆”。

材料二2014年1月18日,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科技部审核,国务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授予张存浩院士、程开甲院士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两位科学家与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一样,具有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他们的优秀事迹,深深熔铸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成为中国人民最宝贵的财富。

(1)材料一《舌尖上的中国2》的成功因素之一在于把“吃,还原到了传统”,对此,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6分)

(2)结合材料一,谈谈《舌尖上的中国2》的成功对我们进行文化创新的启示?(9分)

(3)阅读材料二,结合现实情况,请你谈谈作为青年学生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0分)

 

(1)①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分) ②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2分)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2分) (2)①立足社会实践,从社会生活中吸取丰富的营养,这是我们进行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分)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我们既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又要体现时代精神。(2分)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3分) 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反对“封闭主义、守旧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2分) ⑤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关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创作出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作品。(2分) (注:答对其中任意4点给满分。) (3)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主心骨”作用。有了“主心骨”,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2分) 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继承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2分) 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2分) ④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既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分) ⑤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2分) (评分说明:考生能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需要先明确设问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考生调动迁移课本知识即可。 考点:传统文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分)材料一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省份,广东今后将继续推进城镇化步伐,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70%。然而,没有文化谈不上城镇化。近年来,广东省致力于建设“文化强省”“幸福广东”,以提高社会文明和人民素质。目前,在进一步提升城镇化的同时,正在加强公共文化建设,打造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等文化惠民工程,以文化驱动城镇转型。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异彩纷呈。利用春节、国庆日、建交日等重要节日、纪念日,积极举办对外文化交流活动;通过文化领域的多层次互访,加强友好城市间的文化交流,主动开展对外文化合作;开展中外互办文化年、在国外举办中国文化节、文化周、艺术周、电影周、电视周和文物展等文化交流活动。这些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了中华文化面向世界、走向世界。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知识,谈谈广东省“以文化驱动城镇转型”的依据。(11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阐述应如何正确处理好我国与外国之间的文化交流?(8分)

 

查看答案

近年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北斗导航卫星、航空母舰等重大科技项目都取得了圆满成功,国人为之欢呼,为之自豪,为之鼓舞……世界总能从中国人身上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这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精神(

①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核心和主题

②有利于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

③薪火相传,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

④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2014年8月20日,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情大爱,始终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样做是因为( )

①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②爱国主义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③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④弘扬民族精神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下列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解释正确的是(   )

①土尔扈特部东归——团结统一

②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爱国主义

③中国坚决反对恐怖主义——爱好和平

④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自强不息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每当灾难来临,中华民族总能凭借着顽强的民族斗志和优秀的民族精神战胜灾难,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这表明我们的民族精神是( 

①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②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促进中华儿女开拓进取的物质力量

④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