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15分)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内话于心,外化于行。阅读材...

(15分)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内话于心,外化于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地人民广播电台创新社会主义道德宣传模式,用广播剧的形式把当地道德模范的事迹故事化,精心打造了34部“道德模范广播剧”,展现了道德模范的奉献精神,让人们在倾听中记住道德模范的故事,引导人们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道德。“道德模范广播剧”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不仅因为故事精彩,更因为那种源自道德的力量。

材料二公务员为群众办好每一件事,商家为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商品,你看见需要帮助的人就热心搭把手……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每个人担负起一份道德责任,就会将社会的道德水准托起一分,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早日实现。

(1)据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谈谈应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9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诠释个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意义。(6分)

 

(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道德榜样,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若考生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这就要求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重视量的积累,只有每个人都积极践行社会主义道德,才能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创造条件;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积极促成质变,每个人都应该勇于承担道德责任,不断促进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争取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解析】 (1)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第四单元,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设问指向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属于措施类试题,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识记,主要从倡导大众文化、奏响主旋律、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提高公民道德修养等角度进行概括和总结。 (2)本题考查量变和质变的关系,设问指向个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意义。解答时先分析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主要包括世界观和方法论,然后围绕知识分析这样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意义,实现理论依据、方法论要求、现实意义的有机结合。 【考点定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分)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的权威在于法之必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月至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等8部法律草案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这期间,共有19512人次在网上提出62315条意见,对草案的修改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不论是法律草案初审稿还是二审稿,都要向公众广泛征求意见,使公众有更多机会发表看法。

材料二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有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只有把“纸面上的法”真正落实为“行动中的法”,才能切实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进程。

1)据材料一,结合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的合理性。(10分)

2)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道理。(9分)

 

查看答案

18分)发展高科技产业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是2010-2013年A、B两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情况图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2是2013年AB两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部分相关数据表

满分5 manfen5.com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5分)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你就如何促进A省高技术产业发展提出建议(13分)

 

查看答案

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从哲学上看,这里强调青年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因为

A.一切工作都应该从正确的价值观出发

B.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C.价值观对人生实践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D.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查看答案

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

A.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

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先知后行重在知

D.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查看答案

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家庭,每个人的价值追求不尽相同,只有凝聚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才能将13亿不同的“原子”凝聚成有序的整体。这段话启示我们,认识事物

A.既要侧重与抓住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B.既要承认运动的相对性,又要承认静止的绝对性

C.既要重视矛盾的特殊性,又要着重把握矛盾的普遍性

D.既要看到发展的前进性,又要注意克服前进中的曲折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