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前三季度我国及部分地区GDP增速

注: 2001-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年均增速为10.0%。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材料二: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材料三:雾霾的报道这两年常见新闻报端,但《穹顶之下》以其严实的结构,缜密的逻辑,扎实的数据,再运用网络技术合理穿插视频,一气呵成,感人肺腑,带给我们心灵无比震撼。面对“十面霾伏”并非没有办法,只要政府肯下决心,拿出严厉的治霾手段,一板一眼地落实到位,还是可以重现蓝天白云的,蓝天白云也可以实现新常态。
材料四:如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增强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必将考验政府的行政能力和决策水平。政府要主动把握积极适应“新常态”,“法无授权不可为,政府的任何行为以及出台的政策规定,都必须取得法律授权,以保证权力在法律框架内运行;政府权力的运行还需要公民参与、社会协作,在这个过程中吐槽与情绪发泄在所难免,而这正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
(1)请概括材料一的经济信息?(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为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持续健康发展提建议。(8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政府应如何全面地履行其应有的职能实现蓝天白云的新常态。(12分)
(4)根据材料四,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政府应怎样提高决策水平。(8分)
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晒”出了权力运行流程图,明确规定行使权力的条件、承办岗位、办理时限、监督制约环节等级等,方便群众“按图索骥”给予监督。这一做法的积极影响是( )
A.工作更加透明→利于民主监督→增强政府威信
B.规范工作流程→杜绝权钱交易→优化公共服务
C.减少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维护公民权利
D.实行民主监督→集中专家智慧→改进政府工作
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曾经有这样一个论断:“当政府不受欢迎的时候,好的政策和坏的政策都同样得罪人民。”这就是西方政治学中的“塔西佗陷阱”定律,这一定律给我国政府的启示是( )
①科学民主决策,保障公民决策权的实现
②切实履行职责,树立政府威信
③限制政府权力,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④严格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14年7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全文向社会公布。《意见》指出,为保证公开公平公正,加强对车辆处置工作的审计监督,欢迎社会各界参与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分别属于( )
①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②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③司法机关的监督 ④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一人被抓,倒下一片,这提醒人们对于反腐工作中要防范群蛀现象,防范的关键是( )
A.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体系
B.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C.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和办事公开制度
D.建立健全决策的问责和纠错机制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和市场各就其位。为此,政府应该( )
①依法行政,做到不越位、不缺位
②尊重市场规律,做到科学决策
③审慎用权,让市场更好配置资源
④统筹市场资源,直接管理经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