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牵手中国社科院共同建设烟台生态文明示范区,计划于2012年到2015年,重点培植一批生态文明示范村,着力打造以生态农业区、生态涵养区等为依托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示范基地,这将使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得到进一步加强。这表明
①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决定经济发展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是加拿大作家爱莉丝·门罗。门罗作品中的很多故事都聚焦于加拿大普通小镇的生活经验,多以女性为中心,探索普通女性复杂的心理与情感世界,在冷静、精致的叙事中,给读者带来心灵的震撼。这说明
A.文化由人创造,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B.丰富的情感是文学创作的根本动力
C.民间文化元素是文学创作的源泉
D.文化是一定时代经济政治的产物
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在下列形式中不具有意识形态的部分的是
①理想 ②道德 ③科学技术 ④信仰 ⑤语言 ⑥理论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 D.③⑤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历来具有不畏强暴、敢于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的英雄气概。面对极其野蛮、极其残暴的日本侵略者,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凝聚起了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空前斗志,谱写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抵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哪些基本内涵,并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作用。
(17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材料一: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但在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劳动侵权“潜规则”:一些企业故意把劳动定额抬高,劳动者只好“被自愿”接受长时间加班,对无法领取加班工资无可奈何;最低工资标准“底线”变成”上限”,劳动者收入“被缩水”……
(1)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劳动者如何抵制劳动侵权 “潜规则”。(6分)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对依法治国的认识经历了艰辛的探索历程。

(25分)当前,一个新的名词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新常态”。
材料一:“新常态”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诸多重大变化。
(1)下表列出了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的一些“新常态”。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适应新常态。(9分)

材料二:伴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一系列改革方案密集出炉,全面深化改革也正在形成“新常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国足球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对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耒说,需要充分履行职责,推动这些改革方案落到实处。
(2)说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应如何履职,推动这些改革方案落到实处。(10分)
材料三:“新常态”下,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发展质量,既要敢于出招善于应招,又要勇于破藩篱、扫障碍,通过改革破除旧的体制机制,为发展注入新动力。
(3)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改革能为发展注入新动力。(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