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是指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这里“一定阶级范围”是指( )
A.统治阶级 B.全体公民 C.全体人民 D.全体选民
(20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公民的法律素质不断提高.但必须看到,公民法律素养的整体状况与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为此,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弘扬法治精神必须建设法治文化,要主动吸收中国法治传统的优秀资源,加强现实问题的研判并善于从法治实践中总结经脸,勇于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法治文化,使之民族化、本土化,促进我国法治文化建设的发展。
(1)结合材料,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应如何认识和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0分)
(2)根据材料,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知识,分析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必要性与重要性。(10分)
(32分)近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续为经济工作定下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面对我国经济放缓的“新常态”,S市市长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首次“隐身”GDP增速,取代它的是“经济平稳增长,结构持续优化,质量和效益继续提高”等表达,更加明确和强化了对社会治理的要求.比如,提出“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3. 6%以上”“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6件”等.这里的“一隐一现”传递出强烈的转型信号以及科学的政绩导向。
(1)分析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8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关知识,说明S市是如何推动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的。(12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的职能”有关知识,谈谈你对S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所传递的科学政绩导向的看法。(12分)
2014年是中俄关系发展成果丰硕的一年。双方举行了一系列会晤,包括最高层领导人会晤,签署多项条约和协议。在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制裁的背景下,我国表示不仅不会加入制裁,恰恰相反,中国将给予俄罗斯提供可能需要的各种必要援助。这表明( )
①当代国际竞争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②国际关系健康发展需协调国家间利益
③维护共同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④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014年4月24日,历时3年多的《环境保护法》修订终于得以通过。这也让环保法律跟上了时代,开始服务于公众对依法建设“美丽中国”的期特。《环境保护法》修改经历的程序中排序正确的是(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进行初审
②修正案草案通过全国人大等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③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决定
A.④→②→①→③ B.②→①→③→④
C.①→④→②→③ D.③→①→②→④
近年来,浙江农村出现了民主恳谈会、民主论坛等新型民主形式。其中由村民代表参加的民主论坛通过对涉及村民利益的事务进行讨论,发表意见,形成初步方案,并提交村民会议讨论决定,形成了村民自治的良性运行机制。这一基层民主的探索有利于( )
①进一步扩大村民的民主权利
②推进村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③加强村民对基层政权的监督
④实现村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