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16分)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 材料一: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16分)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 

材料一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正在悄然到来。在城镇化的浪潮中,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许多村庄将逐渐消失,不少独特的、传统的乡村文化随之消亡。 

材料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 2013年12月12日 至1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内容丰富,明确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和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等六大任务。在城镇化的六大任务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被排在了第一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 

1)面对城镇化的浪潮,有的同学认为:“我们不能让这些乡村文化消亡。”结合材料一,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知识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的认识。(8分)

 

(1)(8分) ①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1分)独特的、传统的乡村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创新的精神根基,我们要继承它,不能让它消亡。(1分)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1分)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1分)继承独特的、传统的乡村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1分) ③传统的乡村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推动作用。(2分)在保留传统乡村文化基础上不断注入时代精神,与城市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又保持自己的特色,就能发挥传统乡村文化的积极作用。(1分) (2)(8分)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应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针对城镇化现状,国家把“以人为本”作为城镇化的核心正是这一要求的体现。(2分) ②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有助于次要矛盾的解决,抓住“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可以推动其他五个问题的解决。(2分) ③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次要矛盾会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这要求我们应坚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在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的同时,不忽视城镇化其他五个方面体现了这一要求。(2分) ④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被排在了第一位,又不忽视城镇化其他方面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的统一。(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知识分析“我们不能让这些乡村文化消亡”观点合理性,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本题知识限定比较明确,考生具体分析时,可以从对于乡村文化,我们不能让其消失。因为乡村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于提高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独特的、传统的乡村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乡村文化有利于推动文化的创新,有利于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推动作用,所以应该从保护乡村文化等角度进行具体的分析即可。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的认识,属于认识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然后考生可以针对城镇化现状,国家把“以人为本”作为城镇化的核心体现了要善于抓重点;在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的同时,不忽视城镇化其他五个方面体现了要解决次要矛盾;最后可以从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考点:传统文化的继承、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3分)文化贸易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内容,文化贸易的发展有助于提升我国开放水平和国家软实力。

满分5 manfen5.com

  2009、2013年我国文化贸易增长与近5年进出口比情况

项目

2009年

(亿美元)

2013年

(亿美元)

年均

增长

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输出引进量比

引进和派出文艺演出收入比

文化产品进出口

127.9

274.1

20.2%

1:2.5

6:1

文化服务进出口

28.3

95.6

28.7%

 

 

注:①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贸易出口额大于贸易进口额称为贸易顺差,反之为贸易逆差;

②2013年我国货物贸易额首超美国,居世界第一,文化贸易长期处于逆。

1)指出材料中图和表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运用“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知识,就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文化贸易提出合理化建议。(7分)

 

查看答案

2014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立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框架,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目标。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决定》提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政府之所以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是因为(   )

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③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人民服务

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从“法律体系”向“法治体系”的迈进,一字之差,标志着党治国理政理念的重大飞跃和治国理政方式的重大转型,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跨越。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告诉我们(   )

①实践具有能动性,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②发展具有普遍性,要坚持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是不断推翻已有真理的过程

④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反映时代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4年我国外交的重头戏是“主场外交”,分别举办了“亚信峰会”和“APEC峰会”,这两大会议分别聚焦安全和经济。我国发挥主场优势,同亚太各国为这两大机制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主场外交(   )

①印证我国在国际事务中是负责任的大国

②彰显了我国已经成为国际事务的领导者

③是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新秩序的根本保证

④体现了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5年“两会”上,“微博问政”进一步得到人大代表的青睐。很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把通过博客、电子邮件等方式与群众联系、听取群众意见当成自己的份内工作。“微博问政(   )

①有利于人大代表更好地行使管理国家的权

②有利于人大代表更好地行使决定权

③有利于公民表达意愿,维护公民的主人翁地位

④密切了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A市某村300多名村民因质疑镇政府对该村的征地批复,向市政府提请行政复议。了解这一情况后,拆迁办、法制办等部门联合开展工作,为村民解决了该问题。材料中体现的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形式有(   )

①社会与公民的监督   ②行政内部监督

③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④司法机关的监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