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家管理”主体单一不同,“国家治理”强调多元主体对社会的管理,包括了国家管理者、人民、社会组织在内的民主式、参与式、互动式管理。这一字之变( )
①从法理上确立了我国人民国家主人翁的社会地位
②彰显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进步发展
③意味着人民群众在国家治理中享有更多的发言权
④有利于弱化政府管理职能以促进政府的职能转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14年12月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5年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列选项中,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是( )
①铁路、邮政和电信业相继纳入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范围
②落实和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③加大对棚户区改造的财政补贴,让亿万居民早日“出棚进楼”
④对“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要求的商业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一个IT专业的80后海归博士,创办了为农民找工作的网站。上线一年多,网站运用大数据为一万多名农民工精准“挖”到工作。为了解农民工的求职需求,他还曾到工场打工。这位海归博士创业成功的经验可概括为( )
A.根据社会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职业理想
B.把高学历和高技术转化为就业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C.在市场需求、职业理想和个人专业间找到最佳结合点
D.脚踏实地了解职业岗位要求是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条件
浙江省首份“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报告”显示,浙江消费者“乐观”消费。“购买新衣物”和“外出就餐”的支出比例最高,“购买书刊”、“护肤美容”、“娱乐活动”、“旅游度假”等项目的支出成为“平常花销”的主力消费内容。上述材料可以表明( )
①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环境预期良好
②消费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因素
③消费信心指数取决于消费心理
④主力消费结构日趋合理优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B公司在经营中向A公司购进甲货物100件,金额为10000元,但实际付给A公司的总金额为11700元(包括增值税);加工成乙产品80件,出售给C公司,取得销售额为15000元,而实际收取总金额应为17550元(包括增值税)。据此推算,B公司应缴纳的增值税金是( )
A.1700 B.2550 C.995 D.850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总体来说,是礼治和法治的结合,是礼法并治。
礼治即表现在国家治理中体现出的文化精神.中国自古就重视文化立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境界,“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的齐家之略,“水能载舟亦能在舟”的治国之道,‘仁义礼智信”的基本价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奋进态度等等,对中国古代治国理政以及全体中国人的人格言行影响深远.中国社会治理的背后,总体来说都有着中国文化思想作为底蕴,都不同程度地体现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的尊崇.
在礼治之下,中国历史上也发展出了与其相应的法治,由法制体系规范社会治理的各方面.例如监察制度,唐朝就有“四善二十七最~六察法”等,对官员的监察和考核进行详细严格规定。
中国历史上治理较好的时期,都是那些文化较昌明开放的时代,比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当文化精神比较衰退保守的时候,便出现社会治理和制度的相对颓废。所以今天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法治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徒法不足以自行, “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应大力加强礼治,注重夯实优秀传统文化的内蕴。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当今社会治理为什么要“加强礼治,注重夯实优秀传统文化的内蕴”。(12分)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在现代国家治理中乡徒法不足以自行的原因。(10分)
(3)公众信仰缺失是当代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礼法协调是构建文化秩序的要求。请你就如何加强“礼治”写两条建议(每条不能超过15字)。(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