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1世纪以来,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重要和珍贵。
2013年9月至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同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要加快“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一带一路”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述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出发点,并分析战略实施的有利条件。(12分)
(2)“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给我国企业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企业应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14分)
与西方代议制民主采取投票表决方式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采取协商方式,坚持“坚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通过商量,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增进了感情,找到了共识,发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可见,协商民主( )
①使真理在与谬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斗争中不断发展
②坚持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结合
③促使人们暂时放弃个人利益,立足整体寻求最优目标
④尊重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了人民群众在变革社会中的作用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2014年7月,某地遭遇严重干旱,水库、河道干涸,人畜饮水困难,局地秋粮作物面临绝收。当地政府要求要想尽一切办法,保证群众的生活用水;重点抓好现有水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千方百计增加抗旱水源。这体现了( )
①科学的抗旱措施可以改造自然规律,战胜自然灾害
②抗击灾害要坚持以人为本与尊重科学的统一
③科学抗旱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④看待自然灾害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传统企业采取由高层、中层、基层管理者组成金字塔状的结构,高层、基层不能越级联系,这种管理模式会导致信息失真和应对市场变化能力差。现代企业出现了扁平化趋势:减少中间层,通过计算机实现信息共享,不必通过管理层次逐级传递,从而增强组织对环境变化的感应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也避免了信息失真现象。这表明( )
①管理制度创新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让要素按照一定秩序排列会增强系统的功能
③优化要素的结构及其变化趋向会使系统的功能得到增强
④事物整体功能受到事物自身结构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科学家把模拟生物体突触功能的忆阻器用在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上,让其能识别各类障碍物,并使用视觉信号对这些物体与自己之间的距离进行精准地判断,从而使无人机能制定出新的飞行路线来避免相撞。随着无人机功能的不断改进,有朝一日,无人机会把我们网上购买的物品送到我们指定的地点。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①科技创新延伸了人类器官,使无人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②无人机可以部分代替人脑的功能,但不可能完全代替人脑
③无人机的某些活动是对人的意识活动的模拟,但本质上是人的工具
④忆阻器的发明扩大了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使无人机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2015年2月15日晚,大型情景诗画《丝路乐魂》由新疆木卡姆艺术团上演。音乐会上,传统的木卡姆艺术有了新的表演形式,如用西洋乐器进行演绎等。音乐会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典音乐作品串起,绘就了一幅新丝路长卷。古老的旋律与现代舞美技术相结合,每一首曲目都似一首诗、一幅画,让各族观众沉浸其中。这表明( )
①吸收外来文化有益成果可以促进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
②对丝路沿线国家文化的认同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和基础
③传统文化基本特征应时而变才能对个人发挥积极作用
④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