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在经济工作会议中强调国有资产改革应该向国际资本和民营企业在内的投资者开放,吸引战略投资者,继续深化改革,提高经济效益。我国这样做( )
①是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
②能打破行业垄断,促进非公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③能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促使经济发展向主要依靠民营经济转变
④进一步激活国有经济活力,增强了国有经济主体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4年12月31日中文网报道,上海市郊外的钢材市场,一度被认为是云集了2 000家钢铁贸易公司的上海最大的钢材市场,如今已经门可罗雀,关门大吉的公司也不在少数。有分析称,产能过剩成中国经济“核威胁”。“化解钢材市场产能过剩”恰当的建议有( )
①生产经营者调整经营战略,实现转型升级,拓展市场空间
②出口是解决我国目前钢材产能过剩的主要手段
③加大技术扶持,提高钢材行业劳动生产率
④对钢材生产实行更严格的信贷政策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2014年M国待售商品数量为1 000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20元,流通次数为5次,实际流通的货币量为5 000亿元,则货币 。那么现在每120元M国货币的购买力相当于原来的 元。( )
A.升值25%、150元 B.贬值20%、150元
C.贬值25%、160元 D.贬值20%、96元
(28 分)2014 年,我国拉开了新一轮改革的序幕,经济社会整体运行良好;2015 年,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年。阅读图表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 年中国大陆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数据

注:年初预期目标为 7.6%;2014 年我国万元 GDP 能耗下降 3.7%。
2014 年中国大陆相关经济发展数据
项目 | 固定资产投资 |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 | |||
各区域 | 东部 | 中部 | 西部 | 城镇 | 农村 |
16.1% | 18.3% | 20.4% | 9.7% | 12.4% | |
(1)解读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4分)
材料二:2015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开始实施。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从多个角度体现出前所未有的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在此之前的 2014年7月18日,环境保护部等6个部门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情况考核办法(试行)实施细则》。据科学论证评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共需投入17500亿元,将通过五个渠道筹集:按“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由企业承担;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大气污染防治领域;通过价格杠杆疏导部分治理成本;地方政府加大民生领域“煤改气”、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淘汰等政策支持力度;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以奖代补”,加大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支持力度。
(2)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的做法对企业经营的积极意义。(10 分)
材料三:中新社北京2014年12月9日电,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定调”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大幕”随之开启。在政治局提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后,“新常态”首次“亮相”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无悬念。
(3)谈谈你对材料三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定调’是中国共产党在履行组织经济建设职能”这一观点的理解。(14分)
(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文艺工作者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度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爱到欢迎。
材料二:文艺作品虽是“一朝分娩”但必须“十月怀胎”。它不仅需要创作前漫长的积累与构思,更需要创作时的反复推敲,精雕细琢。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当前,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涵,重技术、轻艺术等不良倾向严重。对此,我们必须站在文化自觉的高度,坚决抵制。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文艺工作者如何才能创作出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的优秀作品?(12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矛盾观点分析必须站在文化自觉高度坚决抵制不良倾向的理由。(12分)
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A.社会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C.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
D.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关系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