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将协商置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协商民主有利于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民主和科学。为此...

将协商置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协商民主有利于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民主和科学。为此公民参与公共部门决策的途径有(   )

①社情民意的反映表达              ②公共政策的听证表达

③信访渠道的申诉控告              ④媒体舆论的检举监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民主决策与民主监督的具体方式。民主决策方式包括:社情民意的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民主监督方式包括: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由此可见①②属于民主决策,③④属于民主监督。答案选择A。 考点:公民的政治参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在我国,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C.中央人民政府

D.国家最高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查看答案

在社会公众的强烈呼吁下,近来国务院下属98个部门中的绝大部分已向社会公开了他们的“三公”经费公车购置费、公务招待费、出国经费及财政拨款情况,至此,中国的预算公开终于迈出了“从无到有”的一步。公众关注包括“三公”经费在内的财政预算公开,反映的是  

①公民行使监督权有利于规范公共权力的行使

②公民有了解公共事务的知情权

③“财政预算公开”是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④民意是政府科学决策的出发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2014年“两会”上,“微博问政”进一步得到人大代表的青睐。很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把通过博客、电子邮件等方式与群众联系、听取群众意见当成自己的份内工作。“微博问政” 

①有利于人大代表更好地参与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②有利于人大代表更好地行使决定权

③有利于公民表达意愿,维护公民做为国家主人的地位

④密切了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确定宪法日为哪一天的过程中,多方征求意见,反复讨论,最终高票通过12月4日为我国宪法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宪法日( 

①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具有立法权

②设立过程充分体现了民主基础上集中,集中指导下民主

③设立过程说明人大常委会必须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④有利于弘扬宪法精神,推进依法治国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人大拥有立法权、决定权等四项职权。下列属于人大正确行使决定权的是 

①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大检查

②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张高丽同志任国务院副总理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

④全国人大十一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