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经济工作方向,下列选项中,分析正确的有( )

①2002 - 2007年,经济增速处于上升通道——应始终保持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
②2008 - 2011年,经济增长经历较大波动——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③2010 - 2012年,经济增速上升较快——应加快提高城镇化水平
④2012 - 2014年,经济中高速增长——应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平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体育产业集群化演进的三个阶段

材料二:体育产业是一个横跨生产、服务与消费,兼容公益性与商业性,既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又能够产生巨大社会效益的产业。目前我国年人均体育消费为27美元,世界平均为217美元;我国体育产业总产值占GDP比重为0.63%,世界平均为2%。
材料三:2014年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完善产业体系,促使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中介培训、体育用品制造与销售等体育产业各门类协同发展,产业组织形态和集聚模式更加丰富;优化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发展体育产业,打造一批符合市场规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体育产业基地,建立区域间协同发展机制,形成东、中、西部体育产业良性互动发展格局。壮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及海峡西岸等体育产业集群。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体育企业由单个走向集群的主要原因,(6分)并结合材料二,分析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对我国新常态下稳增长的积极作用。(6分)
(2)结合材料三,简述我国壮大体育产业集群过程中需要运用的系统优化方法。(10分)
(30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也是一个社会价值的缩影和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家风既融合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思想,也从近代西方工业文明所倡导的自由、平等、理性、法治等精神汲取过丰富的营养。当今,许多家庭更注重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赋予家风新的时代内涵。
材料二: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有网友留言:幼儿园老师通知每个家长,要求孩子们背24字核心价值观。我不反对幼儿园向孩子们讲解什么是核心价值,但是,据说让孩子背这个,是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政治职责。
材料三:2014年5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谈到: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应如何正确对待家风。(10分)
(2)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评析材料二中的网友留言。(12分)
(3)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原理,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8分)
下列对下边漫画提出的问题的回答,与唯物辩证法精神一致的是( )

①前后是相对的,人们无法判定 ②前后是绝对的,双方相互排斥
③前后作为对立面是相互转化的 ④前后处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都要简化程序,明确时限,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之所以对政府权力做“减法”,是因为( )
①“减法”是量变必然引起质变的结果
②“减法”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先导
③“减法”是行政管理体制发展和联系的环节
④“减法”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 ②④
近年来,日本多次借用修改历史教科书,淡化侵略罪行,美化殖民统冶,引发了受害各国的强烈抗议和谴责。对历史的正确认识是( )
①国家不同,人们的立场不同,历史教科书的结论自然不同
②真理只有一个,事实不会因教科书的修改而消失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历史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
④尽管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会改变,但历史发展的规律不可违背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