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30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

30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也是一个社会价值的缩影和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家风既融合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思想,也从近代西方工业文明所倡导的自由、平等、理性、法治等精神汲取过丰富的营养。当今,许多家庭更注重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赋予家风新的时代内涵。

材料二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有网友留言幼儿园老师通知每个家长,要求孩子们背24字核心价值观。我不反对幼儿园向孩子们讲解什么是核心价值,但是,据说让孩子背这个,是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政治职责。

材料三2014年5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谈到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应如何正确对待家风。10分

2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评析材料二中的网友留言。12分

3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原理,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8分

 

(1)(10分) ①批判继承传统家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分) ②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赋予家风新的时代内涵,推陈出新,革故鼎新。(3分) ③博采其他文明之所长,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家风。(2分) ④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成为良好家风的传承者和发展者。(3分) (2)(12分) 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我国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的重要内容,该网友肯定了这一点,(4分)但把该职能错误地理解为政治职能。(2分) ②政府应全面正确地履行职能,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创新的方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分) (3)(8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应该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不断提高人们精神追求。(4分)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核心价值观只有通过“外化为人们自觉行动”,经受了社会实践的检验,才能彰显其生命力和自身价值。(2分)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知识,设问指向正确对待家风,其实是考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根据材料中的“儒家思想”“西方工业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看出要有正确的态度、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回答时从理论到材料。 (2)本题属于评析型题目,解答此类试题,应肯定题中观点的合理性,并说明依据;同时指出题中观点的不足,并说明理由,最后得出结论。材料中网友的观点看到了政府应履行职能,但把文化职能当成政治职能,这是错误的,要全面正确地理解职能,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本题考查知识明确具体,即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设问指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解答时首先明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包括: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目的和归宿,然后围绕上述原理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 考点: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对边漫画提出的问题的回答,与唯物辩证法精神一致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①前后是相对的,人们无法判定        ②前后是绝对的,双方相互排斥

③前后作为对立面是相互转化的        ④前后处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都要简化程序,明确时限,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之所以对政府权力做“减法”,是因为(   )

①“减法”是量变必然引起质变的结果

②“减法”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先导

③“减法”是行政管理体制发展和联系的环节

④“减法”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近年来,日本多次借用修改历史教科书,淡化侵略罪行,美化殖民统冶,引发了受害各国的强烈抗议和谴责。对历史的正确认识是(   )

①国家不同,人们的立场不同,历史教科书的结论自然不同

②真理只有一个,事实不会因教科书的修改而消失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历史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

④尽管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会改变,但历史发展的规律不可违背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查看答案

“不明觉厉”“十动然拒”“喜大普奔”“细思恐极”“人艰不拆”……这些新词虽然令不少人一头雾水,却流行于网络。广州市某校同学为此展开辩论,论题是“正方应限制网络语言反方应宽容网络语言”。下列观点正确且支持反方论题的是(   )

①网络新词代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方向

②网络新词的流行有助于促进汉字的创新

③网络语言适应了人们交流空间的多样需求

④网络语言的流行不利于汉字使用的规范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近年来,伴随中外文化的交流,春节已走出国门,正如《欧洲时报》所说“从亚洲到拉美,从欧洲到大洋洲,中国的春节逐步从民间走进各国的主流社会。”这说明(   )

A.中华文化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风向标

B.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C.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开始走向多元化

D.中华文化强盛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