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2014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

材料二:新常态面临着新挑战,暴露出国民经济长期被掩盖的深层次矛盾。以中部Q市为例,“GDP膜拜”旧思想挥之不去,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陷入“投资——增长——过剩”悖论,过度投资导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过大;实体经济技术革新进展缓慢;教育投入不足,劳动者素质不高;城镇化缺乏产业支撑,部分进城农民收入不增反降;用环境换发展,“竭泽而渔”求增长的心态依然存在,等等。
(1)描述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4分)并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Q市应如何化解本地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10分)
(2)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应如何推进依法治国方略以应对新挑战。(12分)
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希望广大留学人员继承和发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做爱国主义的坚守者和传播者,秉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理想,始终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努力志向,自觉使个人成功的果实结在爱国主义这颗常青树上。”这表明( )
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地决定着人生价值的实现
②个人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贡献是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
③爱国主义是个人成功的重要条件和根本保障
④理想信念影响人生道路的选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对漫画《危机》的寓意解读正确的是( )

①事物具有相对性,危险与机会可以直接同一
②危险与机会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要善于全面看问题,在危机中发现机会
④危险和机会同时存在,二者是均等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多次重复“数落”会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甚至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从哲学角度看,克服超限效应需要( )
①尊重规律,因为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
②坚持适度,因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③注意方法,因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④避免刺激,因为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15年初,中国科学家研发出世界首台液态金属机器。这种柔性机器既可在自由空间运动,又能于各种结构槽道中蜿蜒前行,它的一系列非同寻常的习性已相当接近一些自然界简单的软体生物。这项研究为研制液态金属机器及机器人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这表明( )
①科技创新使得物质属性遵循人类意志而改变
②科技创新正在消除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界限
③液态金属机器可以延伸人的器官,提高人类实践水平
④科学实验是人类具有自觉能动性的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传统年俗具有凝聚亲情、敦睦人伦的功能。建设传统年节文化,需要挖掘其精神核心,重视年节礼俗仪式的恢复与重建,以及年俗中物质产品传承与当代设计,让年节真的有味儿、真正融入人们生活,成为民众享受的传统节日。这表明( )
①重建传统年俗应传承其合理精神内核及物质载体
②文化建设须关注时代发展及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③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④传统文化需要在交流中传播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