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分)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

20分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一“依法治国”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专门决定,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必将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    家建设,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具有划时代意义。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9分

材料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要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国各方的共同责任。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依据材料分别说明各政治生活主体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应该怎样做?11分

 

(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国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顺应时代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必将有力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3分)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坚持依法治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是社会公正的有力保障。(3分) ③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3分) (2)①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依法执政,加强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3分) ②全国人大要行使立法权和监督权,坚持科学立法,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并监督法律的实施。(2分) ③政府要建设法治政府,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2分) ④公民要自觉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行使监督权,监督法律的实施。(2分) ⑤司法机关要坚持公正司法,加强司法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 ,首先要注意的是本题的知识限定是“社会发展规律”。然后可以从分别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分析说其必要性;然后分别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的矛盾的角度分析说明其重要性;最后可以从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角度说明。 (2)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依据材料分别说明各政治生活主体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应该怎样做,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可以从中国共产党应该坚持依法执政、人大应该行使职权、行政机关应该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应该公正司法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考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义改革、依法治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信息消费是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

满分5 manfen5.com

人均信息消费量我国为192美元,  美国为3400美元。

材料二有专家提出,促进信息消费应以市场为向导,打破行业进入壁垒,促进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和企业公平竞争,在竞争性领域坚持市场化运行。政府应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市场监管,规范产业发展秩序,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和信息安全保障,建设安全诚信有序的信息消费市场环境。

1分析说明材料一所蕴含的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促进信息消费。  12分

 

查看答案

在人类的发明创造活动中,对某一事物的“习惯性”思维往往制约着人们的发明眼界。而对这种“思维定势”的有意识破除,则可能使人们产生出许多新的发明和创造。这就要求我们(   )

A.解放思想,破除一切传统观念

B.要有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C.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就能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D.进行逆向思维是发明创造的前提

 

查看答案

不论家长还是老师,常常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用成人的思维理解孩子,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岂不知,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正是儿童教育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律。“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说明(   )

①换位思考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必要条件

②认识和改造世界应遵循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

③社会实践的具体形式是多样的

④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服从客观规律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从哲学上看,“心想事成”与“天命难违”的区别在于(   )

A.前者是积极的观点,后者是消极的观点

B.心想不一定事成,天命却是不可违抗的

C.前者属丁主观唯心主义,后者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D.两者都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查看答案

2014年8月9日中央视台《朝闻天下》栏目启动了“校训是什么?”的专题报道。清华大学校训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武汉大学校    自强弘毅,求是拓新。中央电视台启动这一报道,是因为(   )

①大众传媒是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校训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多样性      ④优秀文化能够造人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