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为支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2014年中央财政...

为支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2014年中央财政下拨专项资金,支持地方1815个博物馆、纪念馆向社会免费开放。这表明(   )

A.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发展文化产业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C.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

 

A 【解析】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说明保证人民群众享有基本文化权益,需要资金的支持,需要博物馆、纪念馆这些物质设施的开放,所以体现了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故A正确。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故B说法错误;题中未涉及文化创新,故C与题意无关;博物馆、纪念馆的开放不会导致人们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故D选项排除。答案选择A。 考点:文化的特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诗句可以体现(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③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当前最流行的成语产生于中国语言创新最活跃的地方——互联网。“喜大普奔”是最受青睐的一个,表达极度激动和热情。它把“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四个词语揉合在一起。这个新成语也逐渐在我们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这体现了(   )

A.文化对人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

B.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C.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

D.互联网成为了当代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查看答案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了增加居民的收入,扩大居民消费,保障人民生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三农”工作,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协调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材料二2014年1月17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10位教科文卫体界和基层群众代表到中南海,听取他们对于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和建议。李克强总理说,无论是尖端人才,还是基层群众,都是社会的重要组成力量。我们希望在起草政府工作报告的过程中,听到来自社会、民众真实的声音,让我们的工作更符合人民的心愿,体现人民的意志。政府为人民办事,就需要改进工作中的缺点,请大家敞开心扉,讲意见建议,包括对政府的批评。

(1)请运用“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12分)

(2)运用政治生活所学知识回答,李总理的上述做法是如何体现政府工作基本原则的? (11分)

 

查看答案

(17分)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依法治国需要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治理。S省某村党支部、村委会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立足本村实际情况,计划在本村成立一个“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协会”的社会组织,以充分挖掘本村丰富的传统村落资源,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1)结合材料,运用基层民主管理的相关知识,谈谈该村村民应怎样参与“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协会”组织的建设。(10分)

材料二:法治政府建设是法治国家的关键,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心。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要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加强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2)结合材料二,说明建设法治政府对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7分)

 

查看答案

吉林大学应届硕士研究生宋江明2011年7月参加山西省长治市公务员考试,在他选择的环保局科员一职中,总成绩排名第一。然而在体检和复检中查出血红蛋白不达标。随后,宋江明在2个月内4次到不同的医院检查,结果均合格,其中两家正是之前进行体检和复检的医院。在讨个说法的过程中宋江明得到答复“你要再这样纠缠,即使体检过了,我也要让你政审不过。”随后《中国青年报》刊登了题为《宋江明求职验血记》的报道,多家网站先后转载,引起广大网民的关注。在舆论的压力下, 2012年1月16日,山西省纪委监察厅对外通报了长治市公务员录用舞弊案,共有10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其中8人因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接着,江苏、浙江等地的“萝卜招聘”丑闻也接二连三地被爆出,许多招聘单位陷入了舆论的漩涡。

结合材料谈谈公民该怎样行使监督权。(10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