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十八届四中全会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际,提...

十八届四中全会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际,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我国的法治建设要尊重人民实践创造,遵从法治规律,从法律制度建构层面,对管人管权管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长远解决方案,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观的知识,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正确性。9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正是源于中国法治实践而提出的,它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法治进程。(3分)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我们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从法律制度建构来解决管人管权管事的问题,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3分)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坚持人民主体地位。(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知识范围是社会历史观,问题指向是分析建设法治国家的正确性,学生可以先回顾社会历史观的知识体系,依据材料选择有关的理论知识组织答案。依法治国总目标是“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际”而提出的,必将推进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体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法治建设要尊重人民实践创造,遵从法治规律”,说明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是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体现,可就人民群众的地位、作用知识组织答案。“从法律制度建构层面,对管人管权管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长远解决方案”,是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表现,学生可以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知识组织答案。 考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民群众的地位与作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要充分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民主法制领域改革专项小组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将立法工作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节点,不断加大统筹力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稳步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确定的民主法制蓝图进一步细化落实,人民群众期待的美好愿景正在徐徐铺开。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全面深化改革。10分

 

查看答案

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深刻影响着全球社会历史的进程。

材料一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马云针对网购假货问题说,这是技术、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所致。这个问题的解决,关键要依靠互联网自身,阿里巴巴正在建立一个生态系统,对假货的打击和知识产权的保护都有效,每一笔交易在技术后台上都有记录,每个售假者的信息都有迹可寻,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把假货找出来,建立相应处罚机制,并通过信用体系弘扬正能量,与行政执法配合,从而解决假货问题。

材料二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行动计划将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1结合材料一,分析马云的建议是如何体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的。6分

2结合材料,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说明我国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0分

 

查看答案

9分全球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big data,指数据规模巨大,类型多样且信息传播速度快的数据库体系,数据结构复杂多样,规模急剧增长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能否实现海量数据的有效挖掘和运用,把握数据背后的奥秘和玄机,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消费者福利的满足程度。我们必须树立大数据战略,以获得巨大商业价值,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探索世界本质、把握思维奥妙”的相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要树立大数据战略?

 

查看答案

27年的牢狱之灾,一生无数的挫折、浑身的伤痛。“生活的意义不是我们曾活着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而在于我是否为其他人的生活带来了变化”。这一经典信念成为导航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漫漫自由路的明灯。这表明(   )

①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②应在勇敢地牺牲自我发展前提下去奉献社会

③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④要以顽强的意志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刘盛兰,从他73岁开始通过捡破烂资助着一批批困难学生,17年来他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得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这意味着(   )

①人生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辨别是非,把握机遇

③人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