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研究中,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很小,各种物体就能被看作只有质量而无体积和形状的质点。质点忽略了复杂且次要或无关的因素,注重研究运动和受力时物体对系统的影响。这体现的哲学思想方法是( )
①从事物的个性中把握其共性 ②解决复杂问题时要突出重点
③认识事物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④要坚持从局部入手认识整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倡导餐桌文明,正是积小善,成大德的一件事,以此提高人们科学、健康、节约的文明消费意识,让节约节俭的传统美德得以体现,得到传承。这体现了( )
①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②做事情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的变化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南宋诗人杨万里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写到:“莫言下山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人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诗境揭示的哲理是( )
①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 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③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人们所称的雾霾天气,其实并不是一种天气现象。雾由水汽组成,水汽遇冷结雾,雾的颗粒一般比较大;霾则是干性东西,由细小的颗粒物组成,基本在微米量级。这表明( )
A.任何一个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B.矛盾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C.把握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D.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下图是一则被列入教科书的工业设计案例,设计者在对西方家庭厨房设备进行充分考察后,通过工业设计把这两种功能合成在一台设备中,原理未改进,成本未增加,出口价格立马上涨。这则案例启示我们( )

A.事物的整体对部分发挥着统率作用
B.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
C.只有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才起作用
D.要会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连接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2000多年前,中国凭借航海技术开通了与东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新时期,沿着陆海两条“古丝绸之路”构建经济走廊,将给中国以及沿线国家、地区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中可以看出( )
A.人们可根据自己的主观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B.联系方式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只要加强联系,就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D.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条件性和多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