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5年全国“两会”进一步倾听和反映民众呼声,进一步推动了基层民众的有序政治参...

2015年全国“两会”进一步倾听和反映民众呼声,进一步推动了基层民众的有序政治参与,以扩大人民民主。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   )

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C.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监督权

D.政府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

 

A 【解析】 试题分析:“全国两会进一步倾听和反映民众呼声,进一步推动了基层民众的有序政治参与,以扩大人民民主”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故选项A正确。选项B说法错误,因为人民和公民不是一个概念,故排除;选项CD与题意无关,故排除。答案选A。 考点:我国的国家性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是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之一,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我国广大农村探索的好家风好家训展示活动,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寻找最关乡村教师、医生、村官等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创作富有乡土气息、讴歌农村时代变迁的优秀文艺作品,提供了大量健康有益、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促进了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也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国家不断拓展重大文化惠民项目服务“三农”.加强互联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创造了充分的条件。

    2015年1月15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首次提到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融合发展。这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结合材料,说明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意义。10分

2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可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据此有人认为“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识,有利于搞好物质文明建设。”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物质和意识的有关知识说明理由。12分

3如果学校组织同学撰写如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文章,请结合材料,拟定撰写文章的两点提纲。要求提纲符合文章主题,有概括性,观点正确。4分

 

查看答案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推动高铁、核电等中国装备“走出去”是我国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现出口升级、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

材料一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4次讨论中国装备“走出去”的问题。李克强总理表示中国积极推动高铁、核电、航空、电信等优势产业走出去,对接当地的市场需求。

2015年1月2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支持企业利用国内装备在境外建设上下游配套的生产线,实现产品、技术“走出去”支持企业境外并购、建立海外研发中心等,提高跨国经营能力加强境外投资监管,规范企业经营秩序,坚决防止恶性竞争。

材料二据统计,2014年我国高铁机车车辆出口增长19.3%,是同期外贸出口增速的3倍,铁路设备已成中国出口新的增长点。2014年,我国企业参与的境外铁路建设项目348个,比2013年增加113个累计签订合同额247亿美元,同比增长3倍多,完成营业额76亿美元,同比增长31.3%。

2015年2月4日,中国与阿根廷签署了《关于在阿根廷合作建设压水堆核电站的协议》,国家主席习近平见证了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首次成功“出海”。此前,中国已与巴基斯坦签署了340亿美元投资协议,将建设大规模核电厂、地铁及轻轨站等。通过装备“走出去”,有效化解了我国产能过剩,带动了国内产业调整和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是如何履行职能的。1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推动装备“走出去”可以通过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优化升级。14分

 

查看答案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经济形势,特别是面对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我党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冷静应对经济新常态。我党这种战略平常心源于(   )

①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所决定并有反作用

②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非对抗性而易解决

③对我国社会发展矛盾和规律的深刻认识

④社会主义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美国上市、2014年“双11”网络交易创纪录,阿里巴巴一度风光无限,不久却遭遇国家工商总局点名、国家质检总局谈话、美国诉讼等麻烦。由此应该认识到(   )

①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矛盾,“万物莫不相异”

②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祸兮福之所倚”

③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要“居安思危”

④矛盾是普遍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查清我国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提高地理国情信息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服务能力。开展地理国情普查(   )

①承认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②看到了条件对事物发展的意义

③把握了事物间的有利联系

④做到了在运动变化中认识事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