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据统计,2014年我国主要的温室气体...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据统计,2014年我国主要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 2 % ,新能源的消费比例有所提高,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4%,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材料二为进一步摆脱我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恶性关联,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了系列措施相继关停了一大批污染严重的小煤窑,加大了对水电、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生产性投入增加新能源消费,促进重点区域煤炭消费零增长,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要求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等方式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工业废物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

2015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纷纷建言献策,积极乡履行职责。

1请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分析说明材料二中政府所采取措施的经济学道理。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如何履行职责。12分

 

(1)信息:2014年我国碳排放量下降,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经济继续稳定增长,经济发展的质量提高。(4分) 关停污染严重的小煤窑,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生产性投入,说明了我国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对能源消费结构进行宏观调控(3分);增加新能源的消费,减少煤炭的消费,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说明我国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3分);要求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等方式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说明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分);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工业废物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说明我国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分)。 (其他诸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2)人大代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2分);通过行使提案权、审议相关议案以及表决相关决定,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分);就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工作对相关部门进行质询和监督(2分)。 政协委员:深入调查研究,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2分);积极提交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等方面的提案,建言献策、参政议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分):就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工作对相关部门进行民主监督(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由两小问来组成,第一问是概括经济信息,根据材料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新能源的消费比例有所提高、国内生产总值上涨可以看出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经济继续稳定增长,经济发展的质量提高;第二小问属于体现类的解答题。体现类的题目需要对题中材料进行详细解读,针对每一部分信息提炼对应教材的相关理论即可。解答时把握关键信息“关停污染严重的小煤窑”“增加新能源消费”“技术改造”“循环经济”,运用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驱动战略、可持续发展等知识分析。 (2)本题考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有关知识,设问指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人大代表角度要自觉履行义务,广泛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正确行使提案权、审议相关议案以及表决相关决定;从政协委员角度要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责。然后围绕上述知识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材料进行分析。 考点: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长江经济带覆盖了从上海到云南共11个省市,建设长江经济带有利于发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龙头作用,通过产业、资本、技术向中西部转移,推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从而构建东、中、西联动发展的经济增长新格局。从哲学上看,这说明了(   )

①部分离不开整体,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组合

②应树立全局观念,使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的功能

③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的发展对整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④整体由部分构成,要重视用部分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科学家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与地球差不多大的行星,这颗被称为Kepler—186的星球是截至目前发现的最小系外行星,极有可能是像地球一样的岩石行星,有自己的大气层和固体表面,可能存在液态水和生命体。这一发现佐证了(   )

A.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意识是对物质能动的反映

B.思维能够反映存在,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C.实践依赖于认识,认识过程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

D.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客观实在性是它的根本属性

 

查看答案

我国许多成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量体裁衣”、“因地制宜”等成语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①矛盾各有其特点,解决不同质的矛盾要用不同质的方法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两者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中,解决问题时不能“一刀切”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随着“中文热”在世界范围内的升温,文化部推出了汉字教材《100个汉字认识中国》。完成下列小题。

1.《100个汉字认识中国》与常见的汉字教材有着显著区别,它更注重呈现汉字的文化底蕴与审美价值,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节庆习俗、文学典故等为汉字塑造了丰满的形象,使其流畅易懂、精妙优雅。该教材(   )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较强的包容性

③有利于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④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此教材除了编者的细致用心与巧妙创意外,还契合当下流行的新媒体传播手段,制成APP应用程序,通过移动终端供读者阅读电子文本,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从哲学上看,这说明(   )

①文化创作要坚持推陈出新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③思维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构想,旨在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这一战略构想体现了(   )

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②我国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

③我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④我国是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的主导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