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2015年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将在目前基础上再提高40元,达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这表明国家财政通过( )
①加大再分配力度,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②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促进社会公平
③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增进国民福利
④改革体制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某地通过转包、出租、入股等模式将农村土地18.5万亩,流转给农民专业合作社。放下锄头的庄稼汉,摇身一变成了合作社的工人,农民有了“双份收入”,山野荒坡的干旱地变成了“香饽饽”。这表明( )
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巩固了农村集体经济
②农村土地所有权改变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③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促进了分配制度的完善
④农村土地流转改革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2014年11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标志着酝酿20多年的存款保险制度即将建立。意见稿指出,投保机构向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交纳保费,形成存款保险基金,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依照规定向存款人偿付被保险存款,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
①意味着储户在存款时必须购买相应的保险
②是有效规避存款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
③有利于促进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
④将使个人和单位的所有存款得到保护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7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党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可以看出,我们党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材料二:《决定》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健全“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制度。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加强人大常委会同人大代表的联系,充分发挥代表作用,通过建立健全代表联络机构、网络平台等形式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完善人大工作机制,通过座谈、听证、评估、公布法律草案等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
(1)运用认识论相关原理,说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的合理性。(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1分)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9月30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
材料二:李克强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关键是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出路。目前,我国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1)结合材料一,请从政治生活角度,简要分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治生活依据。 (6分)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9分)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和贷款基准利率0.4个百分点的同时,也在金融机构市场化改革上再进一步:将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1倍扩大到了1.2倍,给各商业银行更大的自主空间。央行短短几百字的通知,却让各商业银行在争夺存款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竞争更加激烈。此次调整并没有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这就意味着央行并没有传递货币政策放松的信号,表明央行仍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材料二:2014年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促使市场主体形成合理和稳定的预期,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也是防范通货膨胀,统筹考虑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物价稳定的合理选择。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竞争中如何赢得竞争优势?(12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现了唯物论的哪些道理?(8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