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和贷款基准利率0.4个百分点的同时,也在金融机构市场化改革上再进一步将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1倍扩大到了1.2倍,给各商业银行更大的自主空间。央行短短几百字的通知,却让各商业银行在争夺存款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竞争更加激烈。此次调整并没有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这就意味着央行并没有传递货币政策放松的信号,表明央行仍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材料二2014年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促使市场主体形成合理和稳定的预期,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也是防范通货膨胀,统筹考虑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物价稳定的合理选择。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竞争中如何赢得竞争优势?12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现了唯物论的哪些道理?8分

 

(1)(共12分) ①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调整业务结构,银行要加大中间业务的发展,改变原来单一的经营模式,实现业务的多元化策略(或扩展业务领域,实现盈利模式的多样化)(3分) ②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金融创新,不断开发金融衍生产品,创新新品种,注重专业化、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以此来应对未来激烈的竞争和风险,最终与国际接轨。(3分) ③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通过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银行要提高服务水平,通过正当竞争手段取得成功。(3分) ④优势企业可以走企业联合或企业兼并的方式,扩大规模,增强实力。(3分) ⑤利用先进的IT平台的支撑,提供更多、更便利的服务。加大推广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自助ATM机等电子银行渠道的力度(3分)答对其中的四点都可得12分。 (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统筹考虑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物价稳定的合理选择。符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2分)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利于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创造稳定的金融环境和货币条件。(2分)(或答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的原理也可) ③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稳中求进,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2分) ④规律具有客观性,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要求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按规律办事。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助于防范通货膨胀,遵循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体现了按规律办事。(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商业银行属于特殊企业,设问的指向分析其在利率市场化竞争中如何赢得竞争优势,其实是考查企业经营与发展。解答时,首先解读和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然后回扣教材企业经营与发展: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走企业联合或企业兼并的方式,提供更多、更便利的服务;最后把材料与教材知识点有机结合即可。 (2)解答此题,通过解读和获取材料有效信息,一一对应唯物论原理即可。材料中2014年我国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材料中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利于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说明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材料中统筹考虑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物价稳定的合理选择,是坚持稳中求进,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材料中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助于防范通货膨胀,遵循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体现了按规律办事。 考点: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唯物论原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这表明(   )

实践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顺境中成功必然导致逆境中挫折

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2014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多处引用古语古训。下列习近平所引用的古语古训与其哲理相一致的是(   )

A.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矛盾具有普遍性

B.“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整体处于主导地位

C.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D.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查看答案

水展示万千气象。因势而变,舒缓为溪,低吁浅唱陡峭为瀑,虎啸龙吟。水因势利导,焕发勃勃生机。因器而变,遇圆则圆,逢方则方,直如刻线,曲可盘龙,故此“水无常形”。这启示我们看待事物要(   )

A.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C.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坚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查看答案

“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每个人皆有他自己的尊贵之处,只是不去思考罢了只要养成思考的习惯,生活的质量自然会随之提高,生命的内涵也将更为丰富。哲学是我们品味人生的开始。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要(   )

A.正确认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B.坚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D.发挥哲学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作用

 

查看答案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箭靶的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这一诗句,激励当代广大青年(   )

通过优秀文化塑造精彩人生

积极主动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通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续写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