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治政府建设是法治国家的关键,是法治国家...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治政府建设是法治国家的关键,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心。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要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加强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材料二1954年,第一部宪法颁行,奠定依宪治国的基础。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带来法治建设的十年倒退。1978年,改革开放重启中国法治进程。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社会主义中国的法治建设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国家建设发展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规律,决定了我们在法治之路上只能前进,不能倒退。

1结合材料一,说明建设法治政府对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7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求索真理历程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在法治建设上的探索。9分

 

(1)①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1分) ②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1分)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1分)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1分)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1分) ③更好的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1分) ④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打造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1分) (2)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不断推进,以及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及其解决,推动着我国法治建设不断向前发展。(3分)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我国法治探索的每一次重大成果都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反映,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分)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我国法治建设的探索也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地向前发展的。(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此题设问明确说明建设法治政府对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回答时,要注意从不同的政治主体角度考虑:要从依法治国的意义,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意义等角度展开回答即可。 (2)解答此题,首先要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然后结合教材求索真理历程的相关知识分析,把二者有机结合即可。材料中我国在法治建设上的探索是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规律,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材料中我国法治探索的每一次重大成果都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反映,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材料中我国法治建设的探索也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地向前发展的,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考点:依法行政的意义,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巨大挑战,新的退休年龄政策相应出台。原有退休年龄标准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寿命较短的国情下制定的,延长退休年龄必将对相关利益主体产生不同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在劳动者内部,支持与反对延迟退休年龄的争论非常激烈。有关专家建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行业岗位应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推行渐进式延迟退休。

材料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从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中汲取营养,借鉴外来文化成果,通过文化产业的创新、市场的运作、大众传媒的传播,使文化产业获得新的价值增长点,同时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

1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有关知识,简要评析我国新的退休年龄政策出台引发的争论。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8分

 

查看答案

20分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1978-2013年我国市场化指数%   图二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数亿元

满分5 manfen5.com

目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化程度大致在85%——95%之间。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当前我国建立起了包括生活资料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产权市场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市场体系,但仍然存在大量问题市场运行透明度不够,地区封锁、市场分割的问题突出,城乡、区域市场发展不平衡与国际市场不能有效接轨,国际竞争能力弱行政性垄断的领域由政府定价,价格传导不畅,缺失有效竞争交易行为不规范,各种潜规则盛行,市场监管规则不清,市场秩序比较混乱。

材料二与国际市场接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是建立现代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在发展对外关系的过程中,我国屡屡遇到各种障碍,有对我国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质疑声音,有基于贸易保护主义的恶意抵制,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带的摩擦与冲突,也有基于中国威胁论的无端抵毁……但是,重重障碍不能阻挡我们对外开放的步伐。

1简述图一、图二反映的经济信息4分。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8分

2结合材料二,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应对上述问题?8分

 

查看答案

《滕王阁序》中的“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是《卷珠帘》歌名的由来。这首歌的意境是美人对镜画完红妆,把珠帘卷起来,静静地等待她的心上人归来。这一意境透露了快捷时代的现代人呼唤“慢生活”的内心世界。这表明(   )

社会心理源于人们内心的需要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心态是社会生活的意识方面

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针对空气、水、土壤污染的严峻形势,中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既要在全面治理污染的框架下通盘考虑,进行总体设计,又要突出重点、加大对空气污染的治理力度。这一做法遵循了(   )

科学的系统优化方法                    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

矛盾主次要方面的统一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孟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   )

A.都承认客观事物及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B.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C.都回答了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D.都回答了思维和存在是否存在同一性问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