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美丽中国”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材料一:党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美丽中国”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材料二“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揭示了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其中GDP与污染水平两条曲线相交的C点是这一关系的拐点。

材料三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请简要回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唯物论依据。14分

 

(1)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地理环境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世界的物质性原理),这要求我们认识,利用自然必须以尊重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为前提。 (2)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经济社会建设必须从我国资源环境的实际出发,自觉遵循自然界客观规律。 (3)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正确的认识和对待自然,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需要考生明确设问的范围,唯物论,需要从世界的物质性原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的客观性原理三个角度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即可。 考点:唯物论 点评:本题考生答题要全面,找到唯物论的相关原理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任何哲学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什么?6分

2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6分

 

查看答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中国精神可以  

①传播正确的价值观,为民族振兴提供物质力量

②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积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

③发挥先进文化作用,规定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④凝聚强大精神力量,为国家富强提供重要保证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京剧藏戏《文成公主》中,藏戏与京剧相结合,剧中松赞干布演唱的藏戏和文成公主演唱的京剧巧妙结合,别具韵味。因此,京剧藏戏《文成公主》获得2013年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实现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②中华文化具有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特点

③文化创新需要民族文化间的借鉴与融合

④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特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2013年12月,20个省区的433项少数民族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北京举行展示,设有“剪刻绘画”“文学史诗”“纸张印刷”“制茶工艺”“民族器乐”等多个展区。这一活动  

A.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B.增强了中华文化的时代性特征

C.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D.加快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趋同

 

查看答案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人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珠算申遗成功基于的传导预期(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人类文明的见证和标志→凸显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B.信息技术的发展→算盘的计算功能削弱→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的需要

C.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应加强各国文化交流

D.中华文化的瑰宝→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