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2分)2014年4月23日是第19个世界读书日。某校高三(3)班打算开展以“...

222014年4月23日是第19个世界读书日。某校高三3班打算开展以“倡导全民阅读,共建书香中国”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文化自省

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尽在书中。阅读事关全民素质的提高和文化强国的建设。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超五成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六成以上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李克强总理也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倡导全民阅读”。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倡导全民阅读有何意义12

2014年,全民阅读立法、起草工作仍在推进中,力求将全民阅读纳入法制化轨道,推动全民阅读常态化、制度化。但是,对于阅读立法,社会上存在不同看法。赞成者认为,将阅读提升到国家宏观战略的层面,有利于提升国民阅读水平,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反对者认为,阅读水平提升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希望通过立法使其毕其功于一役并不现实,且真正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简要评析上述两种看法的合理性。10分

 

(1)①有利于提高全民族文明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上义文化强国。 ②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汲取世界优秀文化营养,实现中华文化的创新。 ③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每点4分,共12分。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满分不超过12分。) (2)①评析赞成者: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整体统率部分。将阅读提升到国家宏观战略的层面是立足全局的表现,有利于实现最优目标。(4分,若从普遍联系的角度分析。可酌情给1至2分。) ②评析反对者: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阅读需要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急功近利。(3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人们对阅读立法的认识还需要一个过程,实施起来不会一帆风顺。(3分) 【解析】 试题解析: (1)作答时注意明确本题的答题范围为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具体指向是倡导全民阅读的意义,旨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考生反思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以及文化塑造人生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述,注意结合材料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文化塑造人生。 点评:明确答题范围《文化生活》,抓住关键我国倡导全民阅读的意义,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作答时注意本题的答题范围为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具体指向是评析材料中两种看法的合理性,因此需要从赞成者和反对者两个角度分别进行分析,评析赞成者可以从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并组织答案;评析反对者可以从量变与质变关系和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的角度进行分析并组织答案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联系的普遍性,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点评:分别对赞成者和反对者的观点进行分析论述,注意本题关键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即联系、发展、矛盾及辩证否定观的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4年夏天,遭遇63年最严重干旱的河南省平顶山市民众拿着水桶聚集在中原大佛前,抗议正在中国火热进行的冰桶挑战项目。人们举起空的水桶、碗、瓢、盆等盛水器皿,喊出“我们要喝水”,发出倡议“传递爱心,也要珍惜水资源”。这一行为说明(   )

A.价值判断决定价值选择

B.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

C.价值判断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主体差异性

D.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

 

查看答案

中国气象局印发的《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提出2015年,全国各省区、市气象部门将形成人工影响天气,改善空气质量作业能力,在重污染且有降水形成的条件下采取相应的气象干预措施,消减雾霾,清洁空气。这说明(   )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改善空气质量的依据

②人工影响天气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能够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必须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2014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这主要启示我们艺术创作要(   )

A.创新文化传播方式,不断推动经典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B.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C.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D.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作为检验艺术作品的根本标准

 

查看答案

回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大发展,这不仅仅在于我国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   )

①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

③可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随时代变化不断丰富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慕课MOOC是新近涌现出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公开课程,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有力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慕课的出现及发展表明现代信息技术(   )

①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②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③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④使教育手段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