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可以看成败、见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人灵秀、志高昂;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这说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科学文化修养决定思想道德修养
C.自觉接受优秀文化熏陶,能促进人的发展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
美国人有一句玩笑,说全世界的钱都在美国人的口袋里,而美国人的口袋在犹太人的脑袋里。犹太人对宇宙技术、计算机技术、农业技术都有很多非常独到的贡献,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犹太人是最善于阅读的民族。这说明( )
A.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C.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D.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013年6月27-30日,韩国新任总统朴槿惠访华,并在清华大学发表了以“韩中心信之旅,共创新20年”为主题的演讲。在此次演讲的开场和结尾,朴槿惠总统都用熟练地使用了中文,充分展现了其“中国通”的汉语实力。汉语成为拉近两国关系的“秘密武器”。这展现出( )
A.文化的趋同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文化作为软实力会对政治生活产生影响
C.语言是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征
十九世纪中叶,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缅因州关于反奴隶的大讨论,激发了比切斯托夫人的创作动机,写出了《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小说。小说在美国民众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为美国废奴运动赢得200万同情者和支持者。材料体现了( )
①经济、政治与文化相互作用、影响 ②思想运动是文化创新发展的源泉
③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④文学作品可直接转化为物质能量
A.①③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
(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注:依照国际通行的惯例,一个国家某个产业如若成为支柱性产业,其产业增加值须占到该国同期GDP的5%以上。目前,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占GDP比重平均在10%左右,美国达25%,其在世界文化产业市场中所占份额则高达43%,而我国文化产业占世界文化市场比重不足4%。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理顺内宣外宣体制,支持重点媒体面向国内国际发展。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支持文化企业到境外开拓市场。鼓励社会组织、中资机构等参与孔子学院和海外文化中心建设,承担人文交流项目。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引进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人才、技术、经营管理经验,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1)分析材料一蕴涵的经济信息并指出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经济意义。 (10分)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说明我国提高文化开放型水平的原因。(10分)
(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传统的中国家庭历来注重门楣家风,讲求耕读为本,诗礼传家,形成了明理、孝亲、忠厚、诚信、勤俭等优良传统,不仅对每个人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还进一步影响着整个民族的价值观和道德内涵。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变迁,今天,民主、平等、和谐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传统家风中重男轻女、重读书轻商务等封建思想已不合时宜。为家风传承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让传统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轨,已成为家风传承中不可回避的话题。
材料二:勤俭节约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据调查,我国每年有2 000多亿元的餐桌浪费,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这种“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家风传承注入新的时代内涵”的正确性。(6分)
(2)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为形成良好家风提出两条建议。(4分)
(3)请你结合材料二,针对“舌尖上的浪费”这一问题设计两条标语,并阐述其《文化生活》知识的依据。(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