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发...

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满分5 manfen5.com

依照国际通行的惯例,一个国家某个产业如若成为支柱性产业,其产业增加值须占到该国同期GDP的5%以上。目前,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占GDP比重平均在10%左右,美国达25%,其在世界文化产业市场中所占份额则高达43%,而我国文化产业占世界文化市场比重不足4%。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理顺内宣外宣体制,支持重点媒体面向国内国际发展。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支持文化企业到境外开拓市场。鼓励社会组织、中资机构等参与孔子学院和海外文化中心建设,承担人文交流项目。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引进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人才、技术、经营管理经验,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1分析材料一蕴涵的经济信息并指出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经济意义。  10分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说明我国提高文化开放型水平的原因。10分

 

(1)材料一反映的信息: ①2011-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不断增加,文化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提高;(2分) ②我国文化产业离成为支柱性产业还有一定距离,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占世界文化市场比重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文化软实力不够强。(2分) 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经济意义: ①有利于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分) ②有利于带动就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2分) ③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2分) (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3分) ②政府具有组织经济和文化建设的职能,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和文化建设,(3分) ③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有利于我国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实现和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2分) ④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2分) 【解析】 试题解析: (1)本题有两小问,考生在概括图标信息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读图的三个步骤,首先是读表头,了解主旨。具体到本题,该题反映的是近四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其次是读内容和数据,了解具体情况,要遵循纵向找规律,横向找差距的原则。通过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到的规律是四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不断增加,文化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提高;三是读小注,通过读小注,我们找到了差距是我国文化产业离成为支柱性产业还有一定距离,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占世界文化市场比重落后于发达国家。在分析发展文化产业的经济意义时,我们可以从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满足群众的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对扩大就业和提高综合国力都具有重大意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读取表格信息的能力、考查发展文化产业的经济意义。涉及的经济生活考点主要有劳动与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国际竞争。 点评:发展文化产业的经济意义,范围较大,可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与就业、文化与居民素质的提高等角度进行阐述。 (2)考生回答本题时,首先可以分析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的意义,然后对应相性的政治生活知识进行分析。比如提高文化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发展先进文化,满足群众的需求,可以从我国的国家的性质角度分析;有利于交加强文化的交流与和合作,推动中华走向世界,可以从政府的职能角度分析;提高文化对外开放水平符合我国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重要表现,我们可以从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角度分析;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有利于扩大中华的影响力,维护文化安全,我们可以从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的角度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国家性质、政府职能、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际竞争。 点评:本题属于因果关系试题,要求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说明我国提高文化开放型水平的原因,解答时必须根据材料信息加以阐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传统的中国家庭历来注重门楣家风,讲求耕读为本,诗礼传家,形成了明理、孝亲、忠厚、诚信、勤俭等优良传统,不仅对每个人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还进一步影响着整个民族的价值观和道德内涵。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变迁,今天,民主、平等、和谐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传统家风中重男轻女、重读书轻商务等封建思想已不合时宜。为家风传承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让传统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轨,已成为家风传承中不可回避的话题。

材料二勤俭节约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据调查,我国每年有2 000多亿元的餐桌浪费,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这种“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家风传承注入新的时代内涵”的正确性。6分

2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为形成良好家风提出两条建议。4分

3请你结合材料二,针对“舌尖上的浪费”这一问题设计两条标语,并阐述其《文化生活》知识的依据。4分

 

查看答案

26.(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传统青灯黄卷式的阅读,日益被“快餐式阅读”所替代。这种阅读方式大多借助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方便快捷、随时随地、信息量大,或以新颖荒诞的视角,或以大量具有视觉冲击的图片,诸如卡通、生活幽默,来填充大脑中暂时的空白状态,博得人们轻松一笑。然而,快餐式作品往往形式新颖,内容贫乏,不足以承载千年的文化积淀、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快餐式阅读”往往浮光掠影,忽视深层精神思索,让书中的营养如过眼云烟。

材料二2014年中国文化创意领域呈现以下新趋势政府政策加大鼓励,民间资本深度介入。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创意”在文化产品中的作用被进一步认识,创意将越来越值钱,同时伴随而来的是对知识产权利益的保障诉求。结合地方优势的文化旅游将会成为地域文化创意开发的一个核心要素,国际间合作和“走出去”要求会进一步增强。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快餐式阅读”的利与弊。8分

2请分析材料二中蕴涵的文化生活道理。8分

 

查看答案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处理好各种关系。从文化自身看,下列关系处理正确的是(   )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

②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包容和吸纳一切外来文化

③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④发展大众文化,坚持形式多样性与内容先进性相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这是对2014感动中国人物第一位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颁奖词。这说明(   )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无穷的魅力

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爱国主义是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智力支持

④自强不息精神是鞭策中华儿女开拓进取的永恒精神力量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费孝通晚年提出“文化自觉’’论。他说,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的共处原则。下列对其倡导的“文化自觉”理解正确的有(   )

①是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基础

②主要强调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作用

③可以概括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④包括对自身文化的反思和学习他人文化的长处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