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改革红利”和“国家利益”关乎国计民生,为人民群众所广泛关注。某校高三学生在学习...

“改革红利”和“国家利益”关乎国计民生,为人民群众所广泛关注。某校高三学生在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过程中,围绕这两项内容进行了交流。请你参与其中。

第一组 聚焦“改革红利”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两会答中外记者问时说,我们过去的发展靠的是“人口红利”、“开放红利”、“资源红利”,那么,当今中国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复杂的矛盾问题,更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为此需要激发人民群众智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多释放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1)结合第一组观点,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如何释放更多改革红利并从寻觅社会的真谛角度,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16

第二组热议“国家利益”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在处理国际事务时更加灵活主动地维护着国家利益——

人文情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20日对当前乌克兰局势表示高度关切,呼吁各方保持冷静克制,在乌克兰的华侨华人大约2万人,中国驻乌大使馆已经提醒华侨华人、中资机构、留学生,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前往事态激化地区公安部严厉打击301昆明火车站暴恐犯罪分子。

坚定立场“人民币汇率是一国的主权,完善汇率机制是中国自主的选择。”“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方派遣渔政执法船是依据中方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的渔业管理活动。”

和谐理念“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是追求幸福的梦,是奉献世界的梦.

2联系第二组观点,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是如何维护国家利益的?12

 

(1)经济生活: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2分) 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大力发展生产力。(2分) ③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2分) ④增加就业、完善分配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财政的民生作用(2分) 哲学道理: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当今中国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复杂的矛盾问题,要求深化改革更多释放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体现了这一点。(2分)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要求通过改革使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说明了这一点。(2分) 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体现了这一点。(2分) (2)①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醒中国公民注意人身安全,政府通过落实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切实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3分) ②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地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3分) ③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顺应多极化不可逆转要求,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努力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3分) ④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第一问,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措施类,问题指向“释放更多改革红利”。解读设问,可从市场调节、宏观调控、基本经济制度、大力发展生产力、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分配制度、财政作用等角度加以解读。具体说来,要“释放更多改革红利”,应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应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就业是民生之本,也要增加就业、完善分配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财政的民生作用。 本题第二问,知识限定明确:“寻觅社会的真谛”,题目类型:体现类。体现类的题目要注意根据材料准确提取信息,一一对应相应基本理论。当今中国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复杂的矛盾问题,要求深化改革更多释放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体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体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要求通过改革使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体现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要激发人民群众智慧,要激发人民群众智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多释放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释放更多“改革红利”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是历史创造者。 考点:本题考查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 点评:第一问的考查范围非常广,几乎涉及到《经济生活》的所有内容,需要学生对教材的把握非常熟悉,并有很强的归纳和表达能力。第二问针对的是《生活与哲学》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点,具体对应的是历史观。指向很明确,答清楚也不难。 (2)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措施类,行为:主体政府,问题指向:政府维护国家利益。关于政府措施类的题目,政府的原则和职能必不可少,同时由于涉及国家利益,必须突出我国的外交政策,同时还涉及走和平法发展到道路、当今时代的主题,即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醒中国公民注意人身安全,政府通过落实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切实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地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顺应多极化不可逆转要求,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努力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考点:本题考查政府的原则、职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发展道路、当今时代的主题 。 点评:《政治生活》知识点的归纳必须以主体作为关键词进行,本题考查的主体是政府,主要涉及到第二单元有关政府的知识;对应的是如何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再整合第四单元有关于国家和国际社会的知识,才能答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消费领域的奢靡之风表现比较突出,中国人仅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800万吨,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12年,中国粮食进口总额已经突破了7000万吨,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如果任由上述风气蔓延,不仅会浪费巨大的社会物质财富,也会侵蚀掉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2013年11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要求党员千部带头厉行节约、弘扬艰苦奋斗作风,以良好的党风带动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

(1)运用“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共中央、国务院上述举措的合理性。8分

(2)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为弘扬艰苦奋斗作风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查看答案

2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在担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该县正遭受严重的内涝、风 沙、盐碱三害,焦裕禄带领全县干部和群众,与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为了摸清“三害”灾 情,他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经过反复试验,摸索出一套简便、易 行的“三害”治理方法。他强忍病痛,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材料二2014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指导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虽然焦裕祿离开我们50年了,但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焦裕祿精神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样,体现了共产党人精神和党的宗旨,要大力弘扬。党中央号召全党继续 学习焦裕禄精神。

结合材料一中焦裕禄的事迹,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我们党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性。10分

 

查看答案

近期,环境保护部与全国31个省区、市签署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地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落实了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责任,为实现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提供了坚实保障。下列措施,能够有效保障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如期实现的有(   )

①公民增强政治参与意识,积极行使决策权

②国务院对各省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和任务措施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③各省明确具体防治措施,将任务逐一落实到市、县和有关部门

④司法机关要严格立法,公正司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当前我国改革到了攻坚时期、爬坡时期,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利益。所以,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来推进改革,要迎难而上,绝不能瞻前顾后,畏惧不前。这启示我们要(   )

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果断抓住时机,以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深化改革,积极调整经济基础中与上层建筑不相适应的部分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如果你认真观察过螃蟹,就会发现篓子里面放上一群螃蟹,就不必盖上盖子,螃蟹是爬不出的。因为只要有一只想往上爬,其他螃蟹便会把它拉下,最后没有一只能爬出去的。如果你是一个企业管理者,可以从中获得的辩证唯物论启示是(   )

遵循管理规律,明确成员分工和责任

保持有效的沟通机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制定激励机制和工作目标,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建立合理的群体素质结构,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