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者,理之依也”,“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这一观点是属于(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思想龌龊的人,不可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 )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
(24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化创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应有之义。然而面对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不少文化企业所创作的文化产品却难以取得理想的经济、文化与社会效益,更不用说走出国门了。究其原因大多在于对历史的过度娱乐化、同质化以及一味抄袭国外产品而缺乏创新,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去甚远。反观众多的结合本土文化元素与外国文化元素的好莱坞大片却能引领潮流,风靡全球,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为文化企业打造文化精品提出合理化建议。(12分)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成熟的实践经验不断进行理论总结和升华:十五大,正式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理政的建设目标;十六大,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十七大,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依宪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等一系列提升党治国理政理念的新观点、新举措,凸显法治在国家建设中的主导地位。
(2)结合材料二,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我国法治思想演变所蕴含的哲理。(12分)
(28分)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打开了“筑梦空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口、经济规模等数据图

图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示意图

(1)概况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
材料二:有学者认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除了有利于西部实现产业升级,还使沿海地区的对外贸易更加便利。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依托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建设,以综合交通通道的开拓为发展空间,对域内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将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区域经济与社会同步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了我国与沿线国家经济文化方面的国际交流,拓展了国际市场,为国内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意义。
(10分)
材料三:某些国际舆论对“一带一路”倡议存有疑虑,称其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尹卓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全球化时代的高度开放性,不仅在地域和国别上开放,也在合作领域与项目上开放,其本质是倡导建立一个共同合作平台,体现的是和平意图,把它同马歇尔计划相比,完全是历史上的无知;中国本着与邻为善、富邻、睦邻的原则,希望建设一个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共同利益平台;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和势力范围,不干涉地区国家内政,与其他既有地区机制和倡议并行不悖。
(3)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怎样才能增信释疑?(12分)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始终充斥着一个永恒的命题:要市场还是要政府?但事实上任何国家经济的良性发展都需要二者有机结合,只是各国对二者的运用程度不同而已。下列对当今美、德、日三国经济模式在这方面的对比差异表述正确的是
①调节手段:都以市场竞争作为最基本的调节手段
②社会保障水平:德国>美国>日本
③政府干预程度:美国<德国<日本
④市场作用:美国>德国>日本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按照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根据下表所作出的推论合理的是( )
| 葡 萄 酒 | 毛 呢 | ||
产量(单位) | 劳动人数 | 产量(单位) | 劳动人数 | |
葡萄牙 | 1 | 80 | 1 | 90 |
英 国 | 1 | 120 | 1 | 100 |
①葡萄牙生产葡萄酒的优势更大
②两种商品的生产英国都处于劣势,不应与葡萄牙交换
③英国应集中资本生产毛呢,用毛呢去换葡萄牙生产的葡萄酒
④葡萄牙生产毛呢,英国生产葡萄酒,通过对外贸易,对两国都有好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