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31分)材料一:当前,世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改善城镇基础设施,推动乡村...

31分材料一当前,世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改善城镇基础设施,推动乡村发展,但也出现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广东某市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片面地认为城镇化就是大征地、大拆迁、造大城,走的是一条外延扩张式发展道路。这种以高消耗、高排放、高扩张为特征的粗放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加大了资源供需压力和生态环境压力。在学习了十八大精神后,该市决定将“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实施名镇名村建设示范行动,走符合发展规律、具有广东特色的城镇化之路,建设“美丽广东”。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谈谈该市应如何走广东特色的城镇化之路,建设“美丽广东”。12分

材料二党的十八届四中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以下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2结合材料二,说明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上述原则的政治生活依据。10分

材料三法治历程与改革实践密切相关。以下是改革开放以来“依法治国”路线图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6字方针。

1997年

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2002年

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2007年

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12年

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2014年

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定为会议主题。

3材料三中这一“路线图”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9分

 

(1)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③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④政府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科学编制城镇发展规划,制定好相关配套政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⑤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科技创新带动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 ⑥消费者转变消费方式,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践行绿色消费、适度消费,保护环境。(每点3分,答出4点即可) (2)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实现。(3分) 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3分)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推进依法治国必须立足于此。(4分) (3)①“依法治国”路线图从我国国情出发,经过调查研究,寻找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规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②共产党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索“依法治国”路线图,推动法治实践。 ③依法治国“路线图”是共产党人积极参与法治实践、主动研究探索国家治理的结果,做到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结合。(每点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原理范围限定在经济生活,根据材料中新型工业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字眼,可以考虑运用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点进行回答,不过要和题目材料相联系。另外,从建设“美丽广东”的主体上还可以回答,国家、个人、企业该如何做,措施和要主体对应,要言之有理。 (2)根据材料内容,回答此题可从党的地位、我国的国家性质、指导思想等角度组织答案。 (3)可以借鉴怎样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个简单题的答法,结合材料,从国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及尊重客观规律这几个方面来入手分析。 考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 党的领导 依法治国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做好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整理和归纳,读懂材料的主旨,把所学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梳理答案时找到二者的切合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的漫画《请你吃》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满分5 manfen5.com

A.改造世界需要注意把握联系的多样

B.防止经验主义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C.突破规律的制约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D.办事取得成功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查看答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论断,进一步定义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对此,有论者称“经济发展要靠一个又一个MY马云,而不是靠一万亿又一万亿的M2广义货币”材料表明  

①实践决定认识,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永无止境

③我们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④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在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为了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四川省于2009年实施”9+3”行动计划即藏区学生在本地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后,再到内地接受三年的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到2014年共有5万余学生享受这一政策优惠。这一措施  

A.说明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

B.维护了少数民族文化管理自治权

C.有助于实现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

D.根本上解决了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

 

查看答案

浙江省分别从限制政府权力、赋予市场自由、减少微观干预、打造阳光政务、强化政府责任等维度推行权力清单制度试点工作,搭建政府全面履行职能的制度架构,形成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的总抓手。这体现了该省政府  

①坚持民主决策,提高决策的透明度      ②转变自身职能,提高行政效率

③拓宽民主渠道,扩大公民的监督权      ④健全民主制度,依法履行职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以161票赞成、2票反对、7票弃权,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预算法的决定。修订后的预算法将从2015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新预算法强调要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加强对不规范预算行为的法律责任追究。上述材料说明  

①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活动原则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人大代表行使表决权

③国家财政预算是由政府提出,人大审议通过的年度基本收支计划

④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公民通过人大管理国家事务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