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当前,油价高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

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当前,油价高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凸显,汽车消费者日趋理性,提倡环保消费和前瞻消费。这种新的消费观念催生出低油耗、低排放、一车多能的时尚新车型,并逐步引领汽车消费的新趋势。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消费新趋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12

 

(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真正完成。汽车行业只有关注消费新趋势,面向市场组织生产,才能被消费者认可,最终实现利润。(4分) (2)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新趋势必将引领汽车行业不断创新的,更多地生产环保、节能和多功能的汽车,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不断升级。(4分) (3)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环保节能的汽车逐步引领汽车消费的新趋势,从而给汽车产业发展带来的新的机遇。(4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通过材料,看到随着环保的意识提高,对汽车的环保要求也调高,新型能源车引领消费新趋势,体现消费形成新的需要对生产的导向作用;随之而来的是对清洁能源及与新型汽车相关的产业的带动,体现了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往往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商品价值的实现是产品被消费,所以生产者只有生产符合人们需要的商品才能实现利润。体现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考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做好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整理和归纳,读懂材料的主旨,把所学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梳理答案时找到二者的切合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年9月13日宣布,汽、柴油价格自14日起每吨分别提高90元和85元。至此,自今年3月27日推出新定价机制以后,成品油最高零售价格经历5次上调。而根据市场调查和分析的结果显示,油价涨到6元/L,则有5%—8%的潜在消费者放弃购车。调查显示,近5成的车主表示将会减少汽车的使用频率。在被调查的潜在消费者中,44.1%的人表示将会推迟购车计划,32.9%的人表示将会选择小排量汽车,13%的人表示将会放弃购车计划,仅有10%的人表示没有任何影响。油的涨价让人们对汽车使用的另一类型——新能源汽车开始密切关注,需求量不断上升。

材料二2012年7月9日,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但是拥有节能、环保等百般好处及庞大的产销目标的新能源汽车,为什么仍飞不到寻常百姓家呢?半数人认为新能源车价格偏高一方面,关键技术尚未突破,企业研发投入大,产品成本高,特别是动力电池价格高昂,成本要占整车造价的二分之一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热情高涨,而更多的还是在造势,现实产量和保有量并不高,可选车型不多。

1请你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新能源汽车价格偏高的依据。6分

2你认为汽车企业该如何应对高油价,使企业走出困境,经营成功?12分

 

查看答案

中国工商银行公布的半年报显示,2012年上半年工行实现净利润1232.41亿元,同比增长 12. 5%。其中利息净收人2040. 58亿元,非利息收人为587. 42亿元。这表明(   )

①工行营利的主要来源为贷款业务

②贷款业务是工行的基础业务

③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

④收取服务费用是工行营利的一个重要来源

A.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银行活期存款利率是0.35%,一年定期存款利率是3.25%。叶先生将10000元现金存入银行,他选择“定存一年”方式,所取得的利息是 

A.35元         B.10035元        C.325元          D.10325元

 

查看答案

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是(   )

A.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B.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C.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D.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

 

查看答案

据《中华工商时报》载文《绿色经济要靠企业家付诸行动》指出,新能源政策需要约束机制。节能减排是一个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这表明(   )

A.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市场的主体

B.企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

C.企业经营要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D.企业生产经营应以承担社会责任为目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