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每有特大灾难发生,神州大地充满高涨的救援捐助热情,处处都有催人泪下的感人...

材料一每有特大灾难发生,神州大地充满高涨的救援捐助热情,处处都有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民族凝聚力、国家向心力空前增强,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民族精神与钢铁般的民族意志。

材料二民族凝聚力是共同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民族凝聚力是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维系整个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内在力量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条件,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财富。特大洪涝灾害不能冲垮我们,“非典”疫情不能压倒我们,百年一遇的冰雪灾害不能拦住我们,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与舟曲泥石流灾害动摇不了我们。现在,雅安地震再次摧毁了同胞的家园,夺走了同胞的生命,但是摧毁不了我们的民族意志。在灾难面前,我们的灵魂得到洗礼,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再次空前增强。

根据材料,说明意识在抗震救灾中的能动作用。(8分)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在抗震救灾中,通过明确任务,统筹规划,积极主动地认识地震发生的规律,减少灾害给我们带来的损失。(4分)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伟大的民族精神把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众志成城共同战胜各种艰难险阻。(4分) 【解析】 试题分析:题目要求的范围是: “意识的能动作用”,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意识能够能动的反映客观事物,即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在抗震救灾中,我们能够通过明确任务,统筹规划,积极主动地认识地震发生的规律,减少灾害给我们带来的损失体现了这一点。二是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即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人的生理功能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伟大的民族精神把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众志成城共同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体现了这一点。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神舟九号飞船有两大任务引人注目。首先是搭载了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这可以积累女性在生理、心理及航天医学方面的飞行实验数据,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使女航天员的地面训练更加科学合理。其次是执行了与天宫一号的自动交会和手动交会对接任务,标志着我国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三名航天员还将进行大量科学实验,获取在地球重力状态下无法得到的数据。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12分)

 

查看答案

我国北方某地,虽然林地、农地、水面资源丰富,但由于生产方式和农业科技落后,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产量优势。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政府经过调研,制定发展规划,实行优惠政策,重点抓好优质经济林开发、冷水鱼养殖及深加工、大豆稳产高产这“一树、一鱼、一豆“三大农业科技项目,引进技术科技人才加强农产品的深度开发,推出的优质、高效特色农产品受到市场的欢迎,以特色农业形成优势产业链,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当地是如何做到一切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10分)。

 

查看答案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鸡儿跑”,这是内蒙古半农半牧草原上恢复生态、建设“魅力中国”的新鲜场景。草原散养牧鸡,鸡吃草籽、昆虫,不用饲料添加剂,提高了肉蛋品质、增加牧民收益,又能有效控制草原虫害。牛羊改吃农田秸秆,既可让过度放牧的草场得到休息,又把大量秸秆变废为宝,避免因田间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而粪便或沼渣还田又增加了土壤肥力。这一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运用把握规律的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中的“草原牧鸡、农田秸秆喂牛羊”这一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模式所体现的哲学道理。(10分)

 

查看答案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与这句诗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纸上来得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A、     B、     C、      D、

 

查看答案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日全食的认识经历了“天狗吃太阳”和预示着国家将有灾难发展到“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漫长认识过程。这体现的哲理是(  

A、创新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      B、每个人的认识能力都是无限的

C、每一认识阶段都总是正确的    D、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