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省长汀县纺织产业建立研发中心,增加研发投入,搞好新产品开发,技术设备更新,实现转型升级。这是因为,这些新产品的开发,技术设备的更新将( )
A.增加单位产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提高该县纺织产业的劳动生产率
C.导致纺织品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
D.导致纺织企业因竞争加剧而破产
观众收看加密的有线电视节目( )
A.有价值,但是没有使用价值
B.不是商品,因为没有用于交换
C.有使用价值,但是没有价值
D.是商品,是用来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
2014年9月28日,李先生说,趁着国庆假期长,他准备带着一家人到三亚旅游,从网上购买了标价为233元的票。这里的标价233元执行的职能是( )
A.贮藏手段 B.价值尺度 C.流通手段 D.支付手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分析说明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9分)
材料1: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非洲洪水泛滥、美国南方龙卷风肆虐……。人类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
材料2:2014年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这给当地带来巨大灾难:交通中断,部分地区断水断电,严重影响民生。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救灾第一线,制定周密的计划;当地军民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万众一心,取得抗灾救灾重大胜利。
上述材料体现了有关规律的什么哲学道理?(10分)
2014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发布的第16个有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这16个“一号文件”都适应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记载了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反映了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前进步伐,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一号文件”的出台,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1)请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一号文件”的出台。(8+1分) (含综合评定1分)
(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1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