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分析说明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9分

 

(1)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整体,它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3分) (2)联系具有多样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体现了联系是多种多样的。(3分) (3)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并不表示人在联系面前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循环经济表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联系的观点。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整体,它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体现了联系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考点:联系的观点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联系的观点。回答本题要注意结合材料,避免出现理论和材料“两张皮”现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1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非洲洪水泛滥、美国南方龙卷风肆虐……。人类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

材料22014年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这给当地带来巨大灾难交通中断,部分地区断水断电,严重影响民生。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救灾第一线,制定周密的计划当地军民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万众一心,取得抗灾救灾重大胜利。

上述材料体现了有关规律的什么哲学道理?10分

 

查看答案

2014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发布的第16个有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这16个“一号文件”都适应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记载了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反映了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前进步伐,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一号文件”的出台,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1请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一号文件”的出台。8+1分 含综合评定1分

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12分

 

查看答案

系统的基本特征是(   )

①整体性               ②有序性

③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反复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进入2013年以来,欧洲遇到极寒天气,持续的低温和降雪,使一些国家损失巨大。因此,一些科学家提出对全球气候变暖说的质疑,他们认为二氧化碳排放不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因,而且这将有利于农业增产,甚至认为这是一些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要挟、谋取利益的幌子。这说明了( 

A.真理是具体的、相对的  B.真理之中包含着谬误

C.真理具有客观性       D.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查看答案

每逢羊年,我国婴儿出生率都明显下降,这主要源于“羊年不宜生育”的说法。“羊年不宜生育”的说法

A.体现了一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的联系着

B.说明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

C.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D.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