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分)近年来,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文化产业不断发展,文化消费也有所增长。
图表一2004---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变化情况
图表二:2000---2012年,全国城乡人均储蓄与人均文化消费变化情况

注:增幅大于100是正增长,小于100是负增长。
材料一:2011年,绝大部分中心城市的人均文化消费出现高增长,带动全国及绝大部分省域城镇文化消费高增长。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全国乡村文化消费总量增长3.68%,仅为城镇总量增幅的18.33%。
材料二:针对我国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文化产业供需协调增长。
2013年11月9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议,提出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将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建议制定《推动文化建设具体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查。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审议、批准《推动文化建设具体规划纲要(草案)》。
(1)根据上述信息概括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5分)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11分)
(2)全国人大履行职权的程序和内容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请结合材料二分析是如何体现的?(10分)
材料一:2014年8月1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进一步简政放权新措施,再取消下放87项审批事项;将90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取消19个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同时,再取消一批部门和行业协会自行设置、法律法规依据不足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政府简政放权不断迈出新步伐,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发挥积极作用,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的成效显现。
材料二:2014年10月20日,党史上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将有利于“把权力关进笼子”;而通过简政放权,制度透明,也有利于将人民的“权利放出笼子”。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简政放权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意义。(8分)
(2)结合材料二,从政府和公民角度,分析为什么既要“把权力关进笼子”还要“把权利放出笼子”?(10分)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给烟台市大学生村官张广秀复信中提到,希望大学生村官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增长见识、增长才干,促进农村发展,让农民受益,让青春无悔。这启示我们( )
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②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③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力量
④人生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能否用正确价值观引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从近代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现代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今天要求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科技作用的认识过程表明( )
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有差异的
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被否认
③复杂的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过程
④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社会实践水平限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14年人们纷纷发问“时间都去哪儿了”。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研究发现,年龄在20~59岁的人普遍感到无法在既定时间内完成自己要做的事情,做事的时间不够,就容易产生时间过得快的错觉。这一研究成果印证了( )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运动与物质密不可分 D.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下边的漫画《“让世界充满爱”演讲会》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它对我们的启示是( )

①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要重视实践
③物质决定意识,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人们的立场和需要不同,其价值选择就不同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