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2008~2012年M市电子信息产业与传统制造业发展比较示意图 材料二:...

材料一2008~2012年M市电子信息产业与传统制造业发展比较示意图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在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过程中,M市十分重视引领电子信息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建设,要求电子信息企业不仅要做改革发展的排头兵,还要做承担社会责任的先锋,要在电子垃圾处理、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

1请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6

2假如你是一位M市电子信息企业的代表,你认为企业应如何承担社会责任?8

 

(1)材料反映了M市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的收入持续增加,传统制造业自2010年以来增幅开始下降;(3分)电子信息制造业与制造业相比发展迅速,收入不断增加,增幅持续加大,且高于制造业增幅,说明M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企业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商业道德,诚信经营;(2分)要加强管理,创新技术,实现经济发展转型;(2分)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科学发展;(2分)要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劳动者提供安全的生产环境。(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以图表的形式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及归纳方面的能力。需要考生首先明确图表题的解题方法,要看图表的表头,然后进行比较,横向比较,找到变化和差距,同时还要注意图表的注脚。解答本题学生既要看到M市电子信息产业与制造业收入都有所增加,又要看到电子信息产业的增速高于制造业。 考点:经济结构的调整 点评:本题以图表的形式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及归纳方面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本题中两幅图示中各项信息的变化情况,并能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两幅图示反映出的全部信息,回答要全面。 (2)本题要求学生以M市一位电子信息企业的代表的身份说明企业应如何承担社会责任。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对材料的分析中把握答题的要点。题中材料“要在电子垃圾处理、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等是学生解答本题需要尤为注意的关键性语句。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学生可从遵守法律、诚信经营、保护环境、吸收就业、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方面展开说明。 考点: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点评:本题考查企业的社会责任相关知识,属于“建议、措施类”题型。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找准行为主体、把握答题的要点,从企业角度联系课本基础知识围绕“安全生产、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展开说明。回答要全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4年国庆节期间,我国外出旅游人数再创新高。旅游人次约为3.62亿,同比去年增长20%,我国越来越多的居民能享受“假日旅游”的直接原因是

A.我国居民收入日益增多         B.我国居民越来越喜欢假日旅游

C.假日旅游有助于身体健康       D.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

 

查看答案

“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要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主要是及时调整所有制结构,加强培育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保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要想保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  

A.保证公有资产在所有地域和行业都占主体地位

B.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发挥其主导作用

C.缩减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D.保证公有制经济在关键行业和领域占支配地位

 

查看答案

2012年8月2日,广东省长朱小丹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稿》。率先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加快转变国有企业发展方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①有利于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②有利于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③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④有利于推动国有经济所有权的根本变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趋势看,至少应当包括两次大的转型与改革第一次转型与改革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经济体制改革,其主题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次转型与改革是从当前到未来的30年左右包括经济体制、社会体制和政治体制在内的全面改革,其主题是实现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式。我国通过改革

①能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③能够消除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④能够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就业是民生之本。国家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就业,给社会生产发展带来重大影响。据此,下列选项中,你认为合理的顺序是 

①获得工资收入    ②刺激居民消费

③扩大生产规模    ④增加就业岗位

A.④→①→②→③  B.②→③→④→①

C.①→②→③→④  D.④→③→①→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