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个性化、非主流的...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个性化、非主流的表达方式已然成为一种新的流行风尚。这些网络语言日益显现出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在一份媒体总结的《网络流行语盘点》中“不作死就不会死”“人艰不拆”“十动然拒”“画面太美我不敢看”这些网络流行语赫然上榜。对此,社会上存在两种看法第一种是,网络语言代表着一种新的语言文化,其中不乏充满活力和新意的话语,从某种角度讲,是折射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第二种是,打破语法常规拼凑出来的网络语言也让人难以理解,严重影响了汉语的发展。

1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分别简要评析这两种看法的合理性。12分

材料二文化传播的核心是关键词的传播。中国关键词,解读着中国,融通着世界。

2014年12月19日,由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研究院等打造的权威解读当代中国新话语的“中国关键词”,以中、英、法等7个语种在北京同步发布,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等5个专题的77条核心词汇。24日,“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首批术语发布,既包括“道”“气”“仁”“义”等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特征与思维方式的核心术语,也有“阴阳”“诗言志”“修齐治平”等属于交叉学科的术语。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解读和阐释传统与当代中国的关键词对于中华文化传承的积极影响。10分

3假如你们班举行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请你为班会拟定两条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既要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又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言简练,朗朗上口每条限20字以内。4分 

 

(1)评析第一种看法: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网络流行语言是社会生活的反映,随着社会实践不断变化发展,也使语言增加了新意和活力。(6分) 评析第二种看法: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语言文化发展有其内在规律性,人为打破常规拼凑出来的网络语言,影响汉语言发展。(6分) (2)解读和阐释中国关键词,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展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增强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与传播;(6分)借助传媒进行解读和阐释,展现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有利于世界人民认识和理解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4分) (3)答案示例:感恩父母,关爱他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结草衔环,以报大恩;一日为师,感恩终生;师恩难忘,师情永存;赤胆报祖国,柔情敬双亲。(答案符合要求,每条2分,满分4分。) (不可死抠答案,学生回答意思正确、合理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没有明确哲学的哪些知识,考查范围较广,属于评析类试题,但是指向看法的合理性,实质就是考查两种看法合理的原因,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加以分析。解答时首先解读观点有效信息,然后调动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等知识,并围绕知识分析意义。 (2)本题考查的积极影响属于意义类试题,设问指向中国关键词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意义类主观题的回答一般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的句型表达。通常的“意义”包括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所以在审题过程中首先必须明确需要回答的是某一种意义,还是全部意义。本题是文化意义,主要从文化的多样性与交流传播、继承与发展、创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角度来总结和概括。 (3)本题是开放型题型,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发散思维能力,是一道限制性开放式问题。宣传标语宣传正面积极的理念,应该遵循思想政治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倡导性原则。设计既要有听觉冲击力,更要有心灵震撼力,能让人易懂、易记、难忘,不能啰唆、含糊,应避免用长句、拗口之语。在整体上,设计要符合简洁、精练、健康的原则。回答时围绕“感恩”进行设计。 考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文化的多样性与交流传播、继承与发展、创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2月9日至ll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新常态下,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就要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科技创新,以及”一带一路”战略,这些都是未来经济增长点。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一是市场要活,主要靠市境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二是创新要实,推动全面创新,更多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三是政策要宽,政府要加快转变职能,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创造更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在保护产权、维护公平、改善金融支持、强化激励机制、集聚优秀人才等方面积极作为。

材料二李克强总理目前在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年会时指出“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发展则必须由中低端水平迈向中高端水平。为此,要坚定不移地推动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要行稳至远,必须要用好改革创新,用好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形成“双引擎”。在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平衡好稳增长和促改革、调结构的关系,用“双引擎”来助力“双中高”,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经济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

1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政府与市场”的知识,说明应如何培育新的增长点来实现经济稳定增长。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使宏观经济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12分

 

查看答案

2014年是建国65周年。中国梦幻般的发展屡屡震撼世界。据预测,中国极有可能在2030年前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锻炼我们的大国气质,应该(   )

①登高望远,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是作为大国的基本要求

②宁静致远,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保持一颗平常心

③海纳百川,善于求同存异,拥有开放包容胸怀

④刚不可久,柔不可守,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彰显决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与漫画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C.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D.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查看答案

“我们如何知道自己的位置?我们如何从一个地方去到另一个地方?为何当我们在下次重复同样的路线时能够迅速查找到这些信息,我们在大脑中是如何对它们进行存储的?”201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获得者们经过长期大量的实验发现了大脑内的定位系统,一种大脑中内置的“GPS”,它让我们能够在空间中实现定位,揭示了高等认知能力的细胞层面机制。这说明(   )

①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实在的能动反映

③揭示事物奥秘需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人类的认识推动了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诺贝尔奖委员会的颁奖词称,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用记忆的艺术展现了德国占领时期最难把握的人类的命运以及人们生活的世界”。这体现了(   )

A.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B.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C.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D.文学作品是对人民群众生活的真实再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