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灿烂丰厚的齐鲁文化是山东人民的灵魂和血脉,长期以来齐鲁大地经济社会发展深深打上了齐鲁文化的烙印。其“诚实守信”的价值准则,以“仁爱”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在今天仍有许多借鉴意义。但齐鲁文化也有其消极落后的一面,如“官本位”、“唯上文化”、“家长制”、自我封闭的小生产意识等,也影响了山东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
材料二:山东省是经济大省,齐鲁经济的发展支撑着齐鲁文化的发展。山东省也是文化大省,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2015年,山东省通过实施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十大行动、举办第十届山东文化艺术节等活动,集中推出《沂蒙儿女》等一批优秀剧目,推出一批诠释“中国梦”,叫好又叫座的艺术精品,在全省形成创作热潮,使之成为促进齐鲁经济发展、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平台。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阐述我们应如何对待齐鲁文化?(8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文化与生活”的角度,分析山东省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依据。(13分)
(16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材料一:2014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
材料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立法工作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对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有必要在深入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立法法进行修改完善。2015年3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案(草案)》,这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1)请你根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谈谈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9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说明为什么要修改立法法?(7分)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4个五年规划的GDP增长目标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目标
材料二: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挖掘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的消费潜力,可以更好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5分)
(2)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知识,说明国家如何挖掘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的消费潜力?(10分)
2014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单独二孩”新政全面启动,收入分配改革细节、新型城镇化规划、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招考改革总体方案面世,国企改革提速,养老金并轨破题……。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全面深化改革( )
①解决了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矛盾,使人们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②可以根本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推动社会向更高级发展
③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使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④使社会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与图蕴含相同哲理的诗句是( )
A.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B.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节俭败由奢
C.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转基因食品今天已经非常普遍,支持者认为它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反对者则认为大自然有其自身的法则,人为地改变生物的基因将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影响。由此可见( )
①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②世界观是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向导
③价值判断与人认识事物的角度有关
④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