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16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材料一:2014年9月5日,习...

16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材料一2014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

材料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立法工作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对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有必要在深入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立法法进行修改完善。2015年3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案草案》,这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1请你根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谈谈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9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说明为什么要修改立法法?7分

 

(1)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1分)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各种权利。(1分) 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权力机关,(1分)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1分) 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1分)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1分) ④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1分) ⑤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2分) (2)①物质决定意识,(1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立法工作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必要对立法法进行修改完善。(1分) ②意识具有能动性(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答出其中任何一句即可得1分)正确的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1分)立法法的修改既是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反映,(1分)又对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的知识范围较为具体,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侧重于强调怎样做,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运用。解答本题首先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然后围绕上述知识分析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2)本题考查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进行分析。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分为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和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两个方面,然后从这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回答时按照世界观、方法论、材料分析的顺序描述。 考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4个五年规划的GDP增长目标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目标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挖掘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的消费潜力,可以更好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5分

2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知识,说明国家如何挖掘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的消费潜力?10分

 

查看答案

2014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单独二孩”新政全面启动,收入分配改革细节、新型城镇化规划、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招考改革总体方案面世,国企改革提速,养老金并轨破题……。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全面深化改革(   )

①解决了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矛盾,使人们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②可以根本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推动社会向更高级发展

③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使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④使社会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与图蕴含相同哲理的诗句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B.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节俭败由奢

C.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查看答案

转基因食品今天已经非常普遍,支持者认为它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反对者则认为大自然有其自身的法则,人为地改变生物的基因将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影响。由此可见(   )

①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②世界观是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向导

③价值判断与人认识事物的角度有关

④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互联网时代新成长起来的“微公益”强调人人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用自己的善举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将人们的爱心汇集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   )

①丰富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②反映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④提升了公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