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某省公布的《关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实施细则,要求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竞争性企业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组织任命的企业负责人年薪“限高”,允许员工持股等。该省的这些举措有利于( )
①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
②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③巩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
④实现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平等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13年某企业生产M商品20万件,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现为300万元。2014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了1/3,货币贬值20% ,该企业生产的M 商品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现比2013年增加100万元。若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4年的劳动生产率比2013年提高了( )
A.50% B.60% C.80% D.100%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人历来爱喝粥:关于粥的文字,最早见于周书:黄帝始烹谷为粥。中国的粥在四千年前主要为食用,2500年前始作药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有西汉名医淳于意(槲用“火齐粥”治齐王病;宋代苏东坡有书帖曰:夜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可见,粥与中国人的关系,正像粥本身一样,稠粘绵密,相濡以沫;粥作为一种传统食品,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曼是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好粥要慢慢熬,食材、火候、时间和一颗满满是爱的心,缺一不可。但“忙”字常挂嘴边的现代人固为生活节奏快,没有时间来为自己和家人熬那碗养生好粥,于是,罐装粥成了大家的首选。而素来以“真材实料、又香又糯”著称的“娃哈哈八宝粥”以“就像妈妈熬的粥,想起儿时的美味”为特色,长期在国内同类产品中遥遥领先。娃哈哈的粥除了经典的桂圆莲子八宝粥外,还根据不同人群的需要推出了多款健康养生粥。今年又推出一款名为“御粥坊”的新粥,该产品传承经典宫廷“御粥”配方,精心选材,用心制作,既传承经典,又融合时尚,让消费者们品尝到原本只有宫廷贵族才能喝得到的“御粥”。近年来,中国的粥文化已经被全世界广泛接纳和认可。如今粥已成为了许多国家人们理想的健康食品。
(1)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10分)
(2)有人从娃哈哈成功的经验中得出结论:“娃哈哈的成功秘诀就在于它打的是特色牌。你如何评价这一观点?请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阐明理由。(12分)
(3)结合材料,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拟定两条宣传语。要求主题鲜明、短小精悍、朗朗上口。(4分)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2月9日至ll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新常态下,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就要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科技创新,以及”一带一路”战略,这些都是未来经济增长点。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一是市场要活,主要靠市场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二是创新要实,推动全面创新,更多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三是政策要宽,政府要加快转变职能,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创造更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在保护产权、维护公平、改善金融支持、强化激励机制、集聚优秀人才等方面积极作为。
材料二:李克强总理目前在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年会时指出“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发展则必须由中低端水平迈向中高端水平。为此,要坚定不移地推动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要行稳至远,必须要用好改革创新,用好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形成“双引擎”。在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平衡好稳增长和促改革、调结构的关系,用“双引擎”来助力“双中高”,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经济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
(1)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政府与市场”的知识,说明应如何培育新的增长点来实现经济稳定增长。(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使宏观经济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12分)
2015年1月l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这标志着存在了近20年的养老金“双轨制”的终结。这一改革的哲学依据是( )
①经济基础一定要与上层建筑的状况相适应的规律
②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③改革是解决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唯一途径
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近日,美澳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拆解复杂蛋白质链以使其恢复到原本结构的方法,并在实验中利用这一方法成功地将煮熟的鸡蛋变回生鸡蛋。这—新新成果将极大地减少临床癌症治疗的时间和费用。下列选项与材料体现的哲理相同或相似的是( )
①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
②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③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④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