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人历来爱喝粥:关于粥的文字,最早见于周书:黄帝...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人历来爱喝粥关于粥的文字,最早见于周书黄帝始烹谷为粥。中国的粥在四千年前主要为食用,2500年前始作药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有西汉名医淳于意槲用“火齐粥”治齐王病宋代苏东坡有书帖曰夜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可见,粥与中国人的关系,正像粥本身一样,稠粘绵密,相濡以沫粥作为一种传统食品,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曼是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好粥要慢慢熬,食材、火候、时间和一颗满满是爱的心,缺一不可。但“忙”字常挂嘴边的现代人固为生活节奏快,没有时间来为自己和家人熬那碗养生好粥,于是,罐装粥成了大家的首选。而素来以“真材实料、又香又糯”著称的“娃哈哈八宝粥”以“就像妈妈熬的粥,想起儿时的美味”为特色,长期在国内同类产品中遥遥领先。娃哈哈的粥除了经典的桂圆莲子八宝粥外,还根据不同人群的需要推出了多款健康养生粥。今年又推出一款名为“御粥坊的新粥,该产品传承经典宫廷“御粥”配方,精心选材,用心制作,既传承经典,又融合时尚,让消费者们品尝到原本只有宫廷贵族才能喝得到的“御粥”。近年来,中国的粥文化已经被全世界广泛接纳和认可。如今粥已成为了许多国家人们理想的健康食品

1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10

2有人从娃哈哈成功的经验中得出结论“娃哈哈的成功秘诀就在于它打的是特色牌。你如何评价这一观点?请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阐明理由。12

3结合材料,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拟定两条宣传语。要求主题鲜明、短小精悍、朗朗上口。4

 

(1)(10分)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和继承性。(2分)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2分)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2分)文化在交流传播的过程中推动文化间的借鉴、融合。(1分)(答出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也可)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分)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1分) (2)(12分)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矛盾特殊性原 理的要求 ,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2分)娃哈哈打特色牌,根据不同人群的需要,推出多款健康养生粥,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其成功的秘诀之一。当然,企业的成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2分) ②另外,它还打文化牌,实现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传承经典宫廷“御粥”配方,既传承经典,又融合时尚,(2分)坚持了联系的观点。(2分) ③娃哈哈还打创新牌,根据不同人群的需要,不断推出多款新品健康养生粥。(2分)做到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坚持了发展的观点。(2分) (考生如果从其他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最多不超过本题满分) (3)(4分)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 ③弘扬传统文化,守护精神家园 ④传承国学经典,陶冶精神情操。(学生只要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中国人历来爱喝粥:关于粥的文字,最早见于周书:黄帝始烹谷为粥。中国的粥在四千年前主要为食用,2500年前始作药用……”,材料概括了我国粥的历史与发展,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华文化的特点。灌装粥、养生粥的推出,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2)娃哈哈打“特色牌”取得成功,追求特色即注重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其成功的秘诀之一,但是娃哈哈企业经营成功不仅靠追求特色,他还做到了打文化牌、创新牌,“爱心粥、御粥”的推出,做到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追求健康养生理念,与时俱进。 (3)设计宣传标语,一要简短精悍,读来朗朗上口;二要体现标语主题,结合该题设问要求,要体现弘扬传统文化这一主题。从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方面考虑。 考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矛盾具有特殊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2月9日至ll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新常态下,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就要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科技创新,以及”一带一路”战略,这些都是未来经济增长点。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一是市场要活,主要靠市场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二是创新要实,推动全面创新,更多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三是政策要宽,政府要加快转变职能,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创造更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在保护产权、维护公平、改善金融支持、强化激励机制、集聚优秀人才等方面积极作为。

材料二李克强总理目前在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年会时指出“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发展则必须由中低端水平迈向中高端水平。为此,要坚定不移地推动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要行稳至远,必须要用好改革创新,用好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形成“双引擎”。在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平衡好稳增长和促改革、调结构的关系,用“双引擎”来助力“双中高”,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经济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

1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政府与市场”的知识,说明应如何培育新的增长点来实现经济稳定增长。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使宏观经济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12分

 

查看答案

2015年1月l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这标志着存在了近20年的养老金“双轨制”的终结。这一改革的哲学依据是(   )

经济基础一定要与上层建筑的状况相适应的规律

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改革是解决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唯一途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查看答案

近日,美澳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拆解复杂蛋白质链以使其恢复到原本结构的方法,并在实验中利用这一方法成功地将煮熟的鸡蛋变回生鸡蛋。这—新成果将极大地减少临床癌症治疗的时间和费用。下列选项与材料体现的哲理相同或相似的是(   )

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2015年1月,浙江大学一项有关“石头剪刀布”的研究入选了“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2014年度最优”,成为我国首次入选的社会科学成果。这项研究是对人们玩“石头剪刀布”的方法的第一次大规模测量,测量揭示了隐藏的行为模式,聪明的人可以利用这个模式来提高自己的胜算。它成为博弈论、微观经济学、优化算法理论和计算机科学领域本科教学教程的参考内容。这一研究表明(   )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规律是客观的,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

科学实验是认识的一个来源和检验标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我国有记载的用筷历史至少有三千多年.一日三餐筷不离手是中国人的传统,但筷箸文化在现代生活中被忽视已久。为了唤醒人们对筷箸文化的重视,上海筷箸文化促进会计划在2015年将筷箸习俗申请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目前,中国的筷箸文化已经成为日、韩竞相争夺的一项文化遗产。据此回答下列小

1.中、日、韩虽然都使用筷子,但材质和形状却有差异。中国筷子多为平头竹筷子,韩国为空心不锈钢筷子,日本则为尖头竹筷子。目前全世界至少有18亿以上的人使用筷子,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的用筷习俗皆由我国传入,在东亚影响十分广泛,被形象地称为“筷子文化圈”。这体现了(   )

传统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不同国家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途径和媒介

文化遗产是文化一脉相承的见证和文化成就的标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筷子的使用还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行为方式和宗教礼仪,积淀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精神。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筷子谜语,如“姐妹两人一样长,厨房进出总成双千般苦辣酸甜味,总让她们第一尝。”这说明了(   )

意识活动是一种能动性活动和直接现实性活动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意识源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